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6图]花灯走太平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走太平”,又名“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县独的传统民俗,自东汉开始,传承迄今,盛况不衰。《汉书》载“澄日太平”之谚,此为全椒走太平之肇始。南北朝梁宗檩《荆楚时记》对正月十六走太平桥这一习俗
省级非遗——全椒民歌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全椒地处皖东,江淮之间,吴楚冲衢,全椒人既北方人的豪爽,又南方人的精明,全椒的方言既吴语又楚音。全椒山区、丘陵、圩区,人们的劳动方式与生活习俗不尽相同,因而全椒民歌在创造内容、曲调风格、传唱方式等方面各显特色。故全椒民歌既中国民歌的普泛性,又着浓厚的地域性,其个性特点鲜明。
全文:    全椒地处皖东,江淮之间,吴楚冲衢,全椒人既北方人的豪爽,又南方人的精明,全椒的方言既吴语又楚音。全椒山区、丘陵、圩区,人们的劳动方式与生活习俗不尽相同,因而全椒民歌在创造内容
春节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椒人习俗,春节为重。腊月三十,家家忙过年。许多人家中午是不吃饭的。从早上开始就忙炸糕果、做糖食、炸圆子、炸豆腐果子、煎鸡蛋皮包菜饺子、煮鸡鸭。一时砧板声此起彼伏。三十的年夜饭准备毕,人家一般都把果品、酒杯摆在炉井上,酒杯斟上点酒。谓之“迎新灶”。先拜灶神老爷,然后摆上糕、枣子拜老天爷。取瓦盆,
全文:钱。插松枝、竹枝、芝麻秆子于檐下,谓之“节节高”;在堂房上放一炭火盆,谓之“旺相”。此时,开始在门头上贴五福,大门贴春联,燃鞭炮,放焰火。椒人抢过年的习俗,鞭炮鸣毕,关门吃饭,家长说“过年了”,然后
[26图]吴敬梓画像以及文意图
作者: 肖峰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因家“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
市级非遗——手狮舞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左手持球,右手持镗,镗的颈部几个铁环,抖动起来,铿锵力,即可增加手狮的威武气氛,引球者以高喊“呃”为
全文:左手持球,右手持镗,镗的颈部几个铁环,抖动起来,铿锵力,即可增加手狮的威武气氛,引球者以高喊“呃”为号,指挥舞狮者一起动作,流传至今。表演时,先在场地中央放一张桌子,引球者持球绕场一周,俗称“打场
中秋节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明邑志载:“八月十五中秋,作月饼相遗,取义团圆。是夕宴饮望月,以豆角、菱藕、瓜饼祀之。”中秋赏月,一般人家在庭院中设个小桌即可拜月。桌上的供品为毛粟子、菱角、石榴、莲蓬、葡萄、西瓜等时令果品。必不可少的食品是月饼。全椒月饼是烧烤方式做成的,酥皮五仁芯,外皮上还贴一方块小红纸。全椒传说,元朝末
全文:。必不可少的食品是月饼。全椒月饼是烧烤方式做成的,酥皮五仁芯,外皮上还贴一方块小红纸。全椒传说,元朝末年,朱元璋通知全椒人八月十五“杀鞑子”。朱元璋将密令做成一方纸,上盖大印,为防泄漏,贴在月饼上
[0图]襄河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视频
描述:襄河水利风景区依城傍水,汇集了自然景观、水利工程、历史人文、观光休闲、健身娱乐等多种元素和功能,是一座富浓郁现代气息的开放式公益性带状城市公园,全长9.7公里。主要景点:蒙学文化长廊、儒林文化
全文:襄河水利风景区依城傍水,汇集了自然景观、水利工程、历史人文、观光休闲、健身娱乐等多种元素和功能,是一座富浓郁现代气息的开放式公益性带状城市公园,全长9.7公里。主要景点:蒙学文化长廊、儒林文化
[6图]夜景太平桥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桥两端建牌坊,高耸的牌坊檐下悬挂着题“江淮背腹”、“吴楚冲衢”的扁额。桥势若长虹卧波,既古典意韵,又充满着现代气息。不愧为全椒的一大人文景观。 烧炷“太平香”,为亲人求一份幸福;走趟
[1图]酥笏牌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是全椒名点之一,以马厂镇最为可口。因其形状象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象牙笏牌,故此名。酥香味美,为品茗佳品,又是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尤为适宜老年人食用。为明乐韶凤所创。主料为面粉,鹅油或鸭油、熟芝麻。将
县级非遗——安徽大鼓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安徽大鼓又称“说大书”,是在民间故事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说唱艺术,以演唱长篇小说、演义、革命故事为主,由一人说唱,说和唱并重。演唱者一手执鼓槌,一手执木质打板(又称伢子)或铜制月牙形钢板(又称鸳鸯板)将一个匾鼓放在一个用六根竹子交叉而成的鼓架子上,边敲鼓边说唱,夹唱夹叙交叉进行,它以说唱结合的曲
全文:鸳鸯板)将一个匾鼓放在一个用六根竹子交叉而成的鼓架子上,边敲鼓边说唱,夹唱夹叙交叉进行,它以说唱结合的曲艺表演形式,大鼓流入我县年代,无史可考,据老艺人回忆,在清末,我县沿河三镇已唱大鼓艺人出现,大鼓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