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独辟蹊径 高层建瓴-评陈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
作者: 戴继诚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佛教史  思想研究  独辟蹊径  大陆学者  憨山德清  复兴  居士佛教  晚明佛教  佛教研究  佛教思想 
描述:晚明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继先秦、魏晋之后再一次思想大碰撞、百家齐争鸣的时期。经过长期的萎靡不振之后,中国佛教也在此时应运新生,掀起短暂的复兴狂澜。禅、净、律、华严、天台、唯识等宗派龙象涌现,大师
全文:晚明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继先秦、魏晋之后再一次思想大碰撞、百家齐争鸣的时期。经过长期的萎靡不振之后,中国佛教也在此时应运新生,掀起短暂的复兴狂澜。禅、净、律、华严、天台、唯识等宗派龙象涌现,大师
[1图]金兆燕
作者:暂无 来源: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68MuPMwApv37gAfDMoZCnAtscf6bB_h2VfIDygxJXpp2SxrnygdeOD7MuDYyYT5w68hHmie-YTFqax_3gL0iYAo9fNiktKb3wPsgFHKE9OBcZ2DlyxuOCKSEH654Moh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著有《棕亭古文钞》十卷,《骈体文钞》八卷,《诗钞》十八卷,《词钞》七卷,总名《国子先生集》,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著作。清代著名学者沈德潜和吴锡麟曾为他的《赠云轩诗钞》作过序文,该书刊行于世。[1] 参见《清史列传》。 金兆燕还分校了《四库全书》,为古代书籍的整理和编纂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银州柴胡的原植物再讨论
作者: 刘晓龙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银州柴胡  本草考证  原植物 
描述:本文对古本草记载的银州柴胡原植物进行了考证,认为《雷公炮炙论》、《本草图经》记载的银州柴胡是伞形科植物红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本草别说》、《本草纲目》、《本草原始》等文献记载的银州柴胡应是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
全文: yinchowense Shan et Y. Li, 非古本草记载的银州柴胡,以及银柴胡在古代作柴胡药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
[0图]儒林风之赤镇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视频
描述:全椒县城的西南,流淌着一湾明净、清凉的河水,河水下是年年积淀下来的柔软的泥沙,泥沙里沉睡着一块赤色的巨石,巨石旁边矗立的是注定要烙进所有全椒人记忆的古代商埠——赤镇。赤镇早先是一个渡口小村,叫做白茆
全文:全椒县城的西南,流淌着一湾明净、清凉的河水,河水下是年年积淀下来的柔软的泥沙,泥沙里沉睡着一块赤色的巨石,巨石旁边矗立的是注定要烙进所有全椒人记忆的古代商埠——赤镇。赤镇早先是一个渡口小村,叫做白茆
七夕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荆楚岁时记》云:“1">七月七日,为牵牛郎织女聚会之夜。”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织女为天女,下凡与牛郎结为夫妇,并抚养一对儿女。玉帝闻之命天神将织女从凡间捉回天廷,牛郎急忙用箩筐挑着一对儿女随之追赶。王母娘娘用发簪在天空划出一
全文:《荆楚岁时记》云:“1">七月七日,为牵牛郎织女聚会之夜。”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织女为天女,下凡与牛郎结为夫妇,并抚养一对
[1图]酥笏牌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是全椒名点之一,以马厂镇最为可口。因其形状象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象牙笏牌,故有此名。酥香味美,为品茗佳品,又是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尤为适宜老年人食用。为明乐韶凤所创。主料为面粉,鹅油或鸭油、熟芝麻。将
[6图]花灯走太平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的官员。 “正月十六走太平”,影响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延及全椒周边邻县邻省,成为古代淮河以南地区共有的民俗。 现在走太平的民俗依然很红火,每年正月十六这一天,有几十万的人走过太平桥,祈求一年的太平。
寒食节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是为纪念春秋时晋文公的随从介子推。晋文公流亡回国登基后,重奖流亡随从。独“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并隐居深山。后来晋文公想起他,派人去请,介子推坚辞不出,并不知去向。晋文公放火烧山,以期逼其出来相见,不料介子推却“抱木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忠义,每年此日,家家户户概不生
全文:归。后人为什么要在清明节去扫墓呢?原来古代士大夫阶层都有家庙,他们在清明节都要到家庙里祭祀祖宗。而无庙的草根平民兴起来了,他们也要祭祀祖先,但无家庙,礼制又不能建,于是就直接在清明节去墓地祀拜祖先
全椒太平文化
作者: 徐帆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太平文化彰显着全椒千年民俗的传承。已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第一大民俗。每年正月十六,从凌晨到子夜,全椒倾城男女老幼,拖家带口,络绎不绝,到县城东门外的太平桥上走一趟,放烟花、燃爆竹、烧香烛,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甚为壮观。人称之为“正月十六走太平”。(一) 太
全文:所包围,成了古代建城一奇怪之现象。于是被罢官,并被押解京城砍头。全椒百姓感念其恩德,倾城相送到城东小桥上,挥泪而别。此日恰为正月十六日。以后每逢此日,百姓必到此桥上烧香燃竹,纪念刘平,渐渐衍化为一大
二月十五走山头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传说中的神仙人物安期生的生日。全椒北乡谭墩、石沛、黄栗树、周岗等地人民,都纷纷赶到大栖山游安期洞,拜安期生,烧香还愿。游人到安期洞中,以泉水洗目,据说可不生翳。此民俗称之为“走山头”。近年每年不下数万人众,且有逐年增加之盛。    民九《全椒县志》载:“二月十五
全文:,不生翳蔽焉。”    安期生,古代仙人。传为秦之琅邪阜乡人。卖长生药于东海,河上丈人弟子。时人皆言安期生为千岁翁。秦始皇东游,与语三日夜。赐金璧值数千万,并赐阜乡亭为其封地,安期生皆置之不受,并告诉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