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椒老城
-
作者:
徐文涛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明嘉靖三十六 年(1557) ,倭寇入犯盱眙 、天长等地,全 椒震动。为抗御外侮,保护县治(县署),全椒知县顾逵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动员民力修建石城,城表用块石护砌,当年竣工。 该城周长1500米,城内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城墙高3.3米、宽3.3米(按规制高出民房五尺)
-
全文:修葺外,另增建了草亭、翼日亭、问月轩。 康熙九年(1670),知县蓝学鉴因地震重修鼓楼照壁、清白堂、申明亭。咸丰八年(1858)三月,太平天国李秀成部攻占全椒城,清军顽抗,县公廨全部毁于兵火
-
选题讨论中的几点共识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编辑学刊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编辑工作 选题
-
描述:要出版繁荣,首先要出好书。目前图书市场不甚景气,出版工作上存在诸多困难。我们在讨论1990选题中开始对能否制定出一个比较好的发稿、出书计划,心中是不大有底的,有些畏难、畏缩情绪。从七月份开始,经过四个多月的调查研究、酝酿讨论,经过全体编辑动脑筋,想办法,还是提出了一些好的点子与选题。正如有的同志说的
-
全文:四个多月的调查研究、酝酿讨论,经过全体编辑动脑筋,想办法,还是提出了一些好的点子与选题。正如有的同志说的,当前出书虽有困难,但决非“山穷水尽”。社会大气候的好转,归根结蒂,对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发展是有利
-
[0图]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
-
作者:
方光华 来源: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集 高等教育 影响 西北联合大学 中国
-
描述:入2012年召开的“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论文56篇,共65万字,是继2012年8月出版《西北联大史料汇编》之后又一部涉及西北联大的著作。该书编委会由教育部、光明日报,以及西北联大后继八校代表组成。张岂之,潘懋元为学术顾问;周远清任编委会主任委员;光明日报何东平总编、天津大学李家俊校长、北
-
全文:代表组成。张岂之,潘懋元为学术顾问;周远清任编委会主任委员;光明日报何东平总编、天津大学李家俊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刘利副书记、西北工业大学姜澄宇校长、西安交通大学蒋庄德副校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忠副校长
-
[0图]全椒儒林文化
-
作者:
柴发华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儒林文化夯实历史文化底气。自古以来,全椒这片沃土滋养着无数个酷爱读书、热衷进学的儒林人士,他们崇文重教,礼敬文化,敢于担当历史责任,从而形成了好问学、好求师、好著述的浓郁文化氛围。其中代表人物有唐代宰相邢文伟,宋代的张洎及其子孙和吴朋五兄弟,明代的戚贤和彭梦祖,清代的吴敬梓曾祖四人及叔祖吴昺以及吴鼒、薛时雨,近现代的邱景章、杨尘因、张贻惠、张汝舟等。
查阅民国《全椒县志》选举表,据不完全统计,从唐代科举开考以来,共有70人获取进士功名,其中张洎是南唐探花及第(一甲第三名);吴敬梓曾祖吴国对是顺治年进士并且殿试探花;吴敬梓的叔祖吴昺在康熙三十年(1691)辛未科殿试取得榜眼(一甲第二名)。另外,历代县志记载取得举人、岁贡、选贡、拔贡、优贡等功名的学士不计其数,蔚为壮观。
尤其是清代的《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及其家族的成就,更是蜚声中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清朝诗人王又曾说:“国初以来重科第,鼎盛最数全椒吴。”《儒林外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其厚重的人文精神无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这种人文精神可以概括为:对真知的不懈追求,对人的生存状态的高度关注,对真与善的赞美和对假恶的鞭挞,对独立人格的肯定和礼赞。结合千年来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吴敬梓思想、《儒林外史》这部巨著所体现的内涵和精神进行不断挖掘、提炼、丰富、拓展,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儒林文化,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浓郁的文化氛围、持续的文脉传承、果敢的社会担当。
-
全文:在自古文风昌盛的全椒历史进程中可谓时代之翘楚。 1、唐宋时代的张洎家族,有“一门两相”之誉。张洎为南唐进士,官礼部员外郎、知制诰,后拜清辉殿大学士。宋灭南唐之后,授官太子中允。继任礼部郎中、太仆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