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级非遗传承人——李宗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身残志坚 舞动奇迹――记“八朵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宗强 “八色云彩八朵云,求祷龙王并河神,及时赐我甘露雨,丰收不忘降雨恩。”全椒县有这样一位老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曲赋无所不晓,虽是一个拄着双拐的残疾人,李宗强从未放弃自己的追求,却可以将八朵云演绎得美轮美奂,为这一民间舞蹈倾注自己毕生
-
全文:人知道和了解八朵云,这样它就不会消失。”谙熟各种民间歌舞表演形式的李宗强,在自己家里成立了“丰乐农民艺社”,以固定的文艺场所,吸引更多的民间文艺爱好者前来。 残疾固是人生大憾,可李宗强先生始终对整个
-
心连心 手拉手
-
作者:暂无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上半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随着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的推行,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学费都免掉了,但每学期几十元乃至上百元的书本费,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仍是一笔非常沉重的负担。基于这种情况,我刊呼吁热心人士继续帮助小学生和初中生,同时,更多关注大、中专学生和高中生。资助参考额度:小学500元(6年书本费),初中800元(3年书本费).高中、中
-
全文:关注大、中专学生和高中生。资助参考额度:小学500元(6年书本费),初中800元(3年书本费).高中、中专1000元(1学期学费).大学1600元(1学期学费)。伸出你我的手,帮助贫困的学生放飞梦想吧
-
县级非遗——安期神仙清隐洞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安期洞,位于全椒县城北十五公里谭墩乡兴云农场北,大栖山中,距离滁州醉翁亭约二十公里。洞内被碎石堵塞,不能进入,外茆庵遗址尚存,还有墙基、台阶等遗物。正如明人吴谦诗云:“岩岩石洞古遗迹,窈窈深
-
全文: 安期洞,位于全椒县城北十五公里谭墩乡兴云农场北,大栖山中,距离滁州醉翁亭约二十公里。洞内被碎石堵塞,不能进入,外茆庵遗址尚存,还有墙基、台阶等遗物。正如明人吴谦诗云:“岩岩石洞古遗迹,窈窈深
-
市级非遗——双龙舞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双龙舞》是全椒县二郎口镇传统和独有的民间舞蹈,是集舞、号子(说好)表演、伴以锣、鼓等打击乐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主要分布以二郎口镇为中心的下陶村、大孙村一带。 双龙舞又名玩龙灯,是下陶村村民自发组织表演,起源于社教时期(1964年),意在鼓励人民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战胜自然灾害的斗志;再
-
全文:分为八节,如“龙腾虎跃”、“里龙门”、“外龙门”、“二龙戏水”(又名丹凤朝阳)、“二龙担山”、“二龙抢珠”、“单盘柱”、“双盘柱”。舞蹈造型和锣鼓伴奏刚劲、威武、强烈、优美,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象征着
-
五四:投毒谣言与反日 风潮
-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教育·国家历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本刊记者 李远江 在五四运动的敏感时期,一批“日本人投毒”的传闻突然爆发,打破了学生试图将运动控制在和平范围的努力,使上海陷入民族情绪与安全恐慌交织的氛围中。 1919年5月底,一个“日本人投毒”的小道消息开始在上海市井中流传。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理会它。然而,进入6月份以后,
-
全文:警察处置。尽管事后证实三条消息无一例外均是“查无实据”,但这种消息的不断增加无疑加重了上海市民的恐慌。 事态还在进一步发展。6月11日,《新闻报》又报道说,有一日本人乔装携带酱桶木箱,经搜检
-
市级非遗——二月二龙抬头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在皖东边陲,有一个古老的小镇,它就是全椒县十字镇辖区内的界首。 界首古镇不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这里还有一个方圆数百里人人皆知并已传承了千余年的民俗,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界首小镇距全椒县城只有十公里地。据1988年《县志》载:相传西汉年间,此处久旱无雨,颗粒无收,饿殍遍野,
-
全文:;当地人家娶亲婚配、嫁女出门、建房开业、相亲定婚等也多择此日,当日十时许庙会进入高潮,镇内镇外各条路上人们摩肩接踵,如海如潮。 “二月二龙抬头”界首庙会是以民间信仰为主的传统庙会,是集宗教文化
-
市级非遗传承人——周斌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文武双全的“俏马童” ――记“五马破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周斌 “关公千里走单骑,子龙浑身都是胆,黄忠人老刀未老,张飞威名天下晓,三国英雄数马超……”如此雄浑的声音在空中响起,激起人们对歌中人物无限的敬佩与崇尚之情,仿佛听到了三国时代5匹马、5个人破了曹军的那气冲云霄的一声大吼。至于
-
全文:这“功课”都给做优秀了。 除了对舞蹈的表演、编排用心学习和努力的领会外,周斌还要学习灯具的制作。在师父的悉心传授下,他学会了用竹篾编制灯具。在不断的表演实践中,周斌通过思考与多次实验,创造性地将
-
全椒佛教文化
-
作者:
王勇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据《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建武十七年(41),汉光武帝子、明帝异母弟刘英被封为楚王,二十八年(52)赴楚国就任。他“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65),明帝下诏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
-
全文:。 当时,全椒地处楚国,属于九江郡,所以接受佛教思想比较早,人们大肆建造庙宇,遍及乡野,佛教文化活动也非常盛行,人们除了在家供奉菩萨、年节烧香上供、叩头祈福外,经常到寺庙上香诵经。考察清康熙
-
全椒老城
-
作者:
徐文涛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明嘉靖三十六 年(1557) ,倭寇入犯盱眙 、天长等地,全 椒震动。为抗御外侮,保护县治(县署),全椒知县顾逵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动员民力修建石城,城表用块石护砌,当年竣工。 该城周长1500米,城内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城墙高3.3米、宽3.3米(按规制高出民房五尺)
-
全文:修葺外,另增建了草亭、翼日亭、问月轩。 康熙九年(1670),知县蓝学鉴因地震重修鼓楼照壁、清白堂、申明亭。咸丰八年(1858)三月,太平天国李秀成部攻占全椒城,清军顽抗,县公廨全部毁于兵火
-
全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
作者:
张静霞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一、历史渊源 全椒历史悠久,西汉初年置县。相传高阳氏在椒陵山建立古椒国,后为全氏居住,故名全椒,是安徽古县之一,在皖东建县最早,南临浩浩长江,北依滔滔淮河,西连庐阳府,东接石头城,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历史上地处吴头楚尾,古为吴楚冲衢,这里既有水文化,又有山文化;既有吴语,又有楚音,是一方
-
全文:遗产。 二、“非遗”成果 初步摸清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数量与分布状况。调查项目涵盖9个门类39种,民间文学(口头文学)3个,占3%;民间音乐5个,占13%;民间舞蹈10个,占26%;戏曲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