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市级非遗——双龙舞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双龙舞》是全椒县二郎口镇传统和独有的民间舞蹈,是集舞、号子(说好)表演、伴以锣、鼓等打击乐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主要分布以二郎口镇为中心的下陶村、大孙村一带。    双龙舞又名玩龙灯,是下陶村村民自发组织表演,起源于社教时期(1964年),意在鼓励人民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战胜自然灾害的斗志;再
全文:分为八节,如“龙腾虎跃”、“里龙门”、“龙门”、“二龙戏水”(又名丹凤朝阳)、“二龙担山”、“二龙抢珠”、“单盘柱”、“双盘柱”。舞蹈造型和锣鼓伴奏刚劲、威武、强烈、优美,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象征着
五四:投毒谣言与反日 风潮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教育·国家历史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本刊记者 李远江 在五四运动的敏感时期,一批“日本人投毒”的传闻突然爆发,打破了学生试图将运动控制在和平范围的努力,使上海陷入民族情绪与安全恐慌交织的氛围中。 1919年5月底,一个“日本人投毒”的小道消息开始在上海市井中流传。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理会它。然而,进入6月份以后,
全文:警察处置。尽管事后证实三条消息无一例均是“查无实据”,但这种消息的不断增加无疑加重了上海市民的恐慌。 事态还在进一步发展。6月11日,《新闻报》又报道说,有一日本人乔装携带酱桶木箱,经搜检
市级非遗——二月二龙抬头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在皖东边陲,有一个古老的小镇,它就是全椒县十字镇辖区内的界首。    界首古镇不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这里还有一个方圆数百里人人皆知并已传承了千余年的民俗,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界首小镇距全椒县城只有十公里地。据1988年《县志》载:相传西汉年间,此处久旱无雨,颗粒无收,饿殍遍野,
全文:;当地人家娶亲婚配、嫁女出门、建房开业、相亲定婚等也多择此日,当日十时许庙会进入高潮,镇内镇各条路上人们摩肩接踵,如海如潮。    “二月二龙抬头”界首庙会是以民间信仰为主的传统庙会,是集宗教文化
市级非遗传承人——周斌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文武双全的“俏马童”     ――记“五马破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周斌    “关公千里走单骑,子龙浑身都是胆,黄忠人老刀未老,张飞威名天下晓,三国英雄数马超……”如此雄浑的声音在空中响起,激起人们对歌中人物无限的敬佩与崇尚之情,仿佛听到了三国时代5匹马、5个人破了曹军的那气冲云霄的一声大吼。至于
全文:这“功课”都给做优秀了。    除了对舞蹈的表演、编排用心学习和努力的领会,周斌还要学习灯具的制作。在师父的悉心传授下,他学会了用竹篾编制灯具。在不断的表演实践中,周斌通过思考与多次实验,创造性地将
全椒佛教文化
作者: 王勇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据《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建武十七年(41),汉光武帝子、明帝异母弟刘英被封为楚王,二十八年(52)赴楚国就任。他“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65),明帝下诏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
全文:。    当时,全椒地处楚国,属于九江郡,所以接受佛教思想比较早,人们大肆建造庙宇,遍及乡野,佛教文化活动也非常盛行,人们除了在家供奉菩萨、年节烧香上供、叩头祈福,经常到寺庙上香诵经。考察清康熙
全椒老城
作者: 徐文涛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明嘉靖三十六 年(1557) ,倭寇入犯盱眙 、天长等地,全 椒震动。为抗御外侮,保护县治(县署),全椒知县顾逵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动员民力修建石城,城表用块石护砌,当年竣工。        该城周长1500米,城内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城墙高3.3米、宽3.3米(按规制高出民房五尺)
全文:修葺,另增建了草亭、翼日亭、问月轩。    康熙九年(1670),知县蓝学鉴因地震重修鼓楼照壁、清白堂、申明亭。咸丰八年(1858)三月,太平天国李秀成部攻占全椒城,清军顽抗,县公廨全部毁于兵火
全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作者: 张静霞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一、历史渊源    全椒历史悠久,西汉初年置县。相传高阳氏在椒陵山建立古椒国,后为全氏居住,故名全椒,是安徽古县之一,在皖东建县最早,南临浩浩长江,北依滔滔淮河,西连庐阳府,东接石头城,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历史上地处吴头楚尾,古为吴楚冲衢,这里既有水文化,又有山文化;既有吴语,又有楚音,是一方
全文:遗产。    二、“非遗”成果    初步摸清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数量与分布状况。调查项目涵盖9个门类39种,民间文学(口头文学)3个,占3%;民间音乐5个,占13%;民间舞蹈10个,占26%;戏曲1
歌哭于斯
作者:暂无 来源:文学界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陈善曛 一、劈面迎来的都是出人意表 四年前我是为一件好伤脑筋的事回长沙的。在这里不想再提那件事了。在长沙期间,我只在办那件事的空档里才找朋友玩。那次回长沙是2006年4月的12日。我记得这样清楚是因为那天是我们单位离退休支部每月活动的日子。喝完早茶才走,过了九点钟。动身的时候气温
全文:“慧能幼小,父又早亡,老母孤遗,迁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这情形跟我仿佛。我父亲去世时四十三岁,我五岁,于父于我都太“早”。那时我们屋里住在长沙杜家山,站在门口西望,看得见几十里岳麓山上“赫石
上页 1 2 3 ... 6 7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