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级非遗传承人——茆帮霞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山间飞出一支百灵鸟 ――记全椒民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茆帮霞 “细雨朦朦柳丝长,布谷声声唱插秧……”“三月里来农事忙,阿妹插秧阿哥帮,热火朝天背朝上,一马当先抢时光,日头渐渐移西边,插了一田赶二田。一插插得天边绿,双肩挑回丰收年。”每到插秧的季节,山间地头上总是萦绕着这样优美动人的歌声
-
全文:如此自然,有着山里人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她真是不愧为全椒民歌传承人啊,回忆起来,自从出生到现在像《插秧歌》一样的民歌已与她结缘走过了50多个年头。 1954年的她出生在周岗村沈塘王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
市级非遗传承人——李宗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身残志坚 舞动奇迹――记“八朵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宗强 “八色云彩八朵云,求祷龙王并河神,及时赐我甘露雨,丰收不忘降雨恩。”全椒县有这样一位老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曲赋无所不晓,虽是一个拄着双拐的残疾人,李宗强从未放弃自己的追求,却可以将八朵云演绎得美轮美奂,为这一民间舞蹈倾注自己毕生
-
全文:两年私塾后被迫辍学。但他身残志坚,不甘成为家庭的累赘,十五岁时就熟练地掌握了刻字雕章和修理钟表、无线电等多门谋生手艺。闲暇里,他又自学二胡、唱歌、舞蹈等,尤其酷爱民间舞蹈八朵云。1959年,李宗强编排
-
县级非遗——全菊制作技艺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菊后称“滁菊”,有金芯玉瓣之美誉,全国四大名菊(全椒的全菊、黄山的徽菊、亳州的亳菊、杭州的白菊)全菊居首。全椒菊花出于明朝,到清朝咸丰年间以后,我县三合,马厂、复兴一带农户始大量种菊花,随后逐步发展到周岗、黄栗树、石沛等地。我县地处江淮分水岭一侧,雨水充沛,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阳光充足,四
-
全文:,随后逐步发展到周岗、黄栗树、石沛等地。我县地处江淮分水岭一侧,雨水充沛,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阳光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最适宜菊花的种植。全菊制作工艺是石沛镇枣岭村大赵组农民郑善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
-
市级非遗——双龙舞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双龙舞》是全椒县二郎口镇传统和独有的民间舞蹈,是集舞、号子(说好)表演、伴以锣、鼓等打击乐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主要分布以二郎口镇为中心的下陶村、大孙村一带。 双龙舞又名玩龙灯,是下陶村村民自发组织表演,起源于社教时期(1964年),意在鼓励人民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战胜自然灾害的斗志;再
-
全文:村村民自发组织表演,起源于社教时期(1964年),意在鼓励人民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战胜自然灾害的斗志;再次玩龙灯是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1981年),旨在表现农民拥护党的暖民政策喜悦心情;第三次玩
-
[3图]全椒县举办“军瑶杯”花灯大赛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 为进一步挖掘全椒地方文化和艺术形式,展示文化民生工程建设成果,营造全椒民俗走太平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2月23日,全椒县在新政务中心广场举办了2016年“军瑶杯”花灯大赛。
下午1
-
全椒文化馆开展省级非遗传承人申报拍摄工作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全椒县文化馆开展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8月4至6日,该馆深入石沛镇周岗村全椒民歌传承人茆帮霞和十字镇全椒民歌传承人孙翠兰家中,拍摄申报省级传承人相关音像资料。 全椒
-
全文:号子,有清新优美的流行小调,有婉转悠扬的情歌小曲,在椒陵大地传唱了一代又一代。农民歌手茆帮霞、孙翠兰为全椒民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她们德艺双馨,为保护与传承全椒民歌做出了积极贡献。非遗保护中心人员冒着高温
-
县级非遗——风凰宝地的传说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古时侯,独山和龙山的西边,有一个村庄叫章辉村。村里房子是座西朝东背卡岗山。村里人每天大门一开,朝东望去,一派奇景呈现在眼前:“左旗右鼓,旗鼓相当。”什么叫左旗右鼓呢?原来,龙山像一面大旗,迎风飘扬;独山像一只大鼓,仿佛听见震撼天宫的鼓声。这村中住着六十户人家,村前有座小山很像凤头,村后的卡岗山
-
全文:放债,盖了九架十三桁大瓦房好几进,都是用穷人血汗盖起来的。他叽笑穷人没出息,命中注定受苦一世,只有他命好,能凤凰展翅。但偏偏有个农民叫章以男。就是不服气。在一个大年三十晚上,他偷偷地在“凤凰宝地”上扎了三
-
端午节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端午源于屈原沉江,人们以粽子投江,以免鱼虾啄食屈原之身。五月时近盛夏,蚊蝇百虫越来越多,人们便把五月看做“恶月”、“毒月”。为避免蚊蝇百虫之害,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便用雄黄涂耳鼻手,用菖蒲根浸酒,洒在墙角,能驱赶蛇虫。饮雄黄酒能避邪气。悬挂艾草、菖蒲在门头,或把艾草点燃,熏熏居室。也有人家用艾草煮成
-
全文:几十年未有赛事了。 端午此日除食粽子外,还互相走动,送“绿豆糕”。农民都盼五月下雨。谚云“五月十三下一满,都去饶州贩大碗”。意为五月雨水足,秋收谷满仓。家家都可以用大碗吃饭了,极言农家收获之多。
-
市级非遗传承人——王礼庚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让民间传统成为流行品牌 ――记“管坝牛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礼庚 在人们的印象中,全椒县出了很多“好吃的”。这其中,颇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的管坝牛肉,总会引得人们口水直流,而这都要归功于一位“牛肉大王”——全椒县礼庚管坝牛肉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礼庚。 管坝牛肉是全椒县一道传统清真菜肴
-
全文:为依靠、以农民为基础、以合作为纽带、以市场为中心,大力发展养殖专业,确保产品品种档次,切实为当地周边养殖大户解决了水牛出栏后顾之忧,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到目前为止,王礼庚已完成总投资1000多
-
省级非遗——全椒民歌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椒地处皖东,江淮之间,吴楚冲衢,全椒人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又有南方人的精明,全椒的方言既有吴语又有楚音。全椒有山区、有丘陵、有圩区,人们的劳动方式与生活习俗不尽相同,因而全椒民歌在创造内容、曲调风格、传唱方式等方面各显特色。故全椒民歌既有中国民歌的普泛性,又有着浓厚的地域性,其个性特点鲜明。
-
全文:集》,集中109首民歌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全椒漫长的历史风貌。个中民歌劳动号子更显全椒人民生产劳动的地方特色,方式的存在,号子相伴而存,传唱传承不息。 一、丰富的内容与传唱形式:1、全椒民歌从地理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