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图]张贻侗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联合大学。张再次随校搬迁,任西北联大文理学院化学系教授,驻城固考院。1939年
8月,西北联大在先后分出工、农、医、师范四个学院独立设校之后,更名为国立西北大学,并在抗
日战争利后,于1946年5
-
全椒老城
-
作者:
徐文涛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明嘉靖三十六 年(1557) ,倭寇入犯盱眙 、天长等地,全 椒震动。为抗御外侮,保护县治(县署),全椒知县顾逵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动员民力修建石城,城表用块石护砌,当年竣工。 该城周长1500米,城内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城墙高3.3米、宽3.3米(按规制高出民房五尺)
-
全文:八部分。成化年间,知县张碧重加修建。弘治中,知县徐华更立规制,中为“亲民堂”、后为“清白堂”,附属建筑有西库、赞政所、龙亭库、六曹卷房、露台、仪门、福德祠、寅宾馆、谯楼、旌善亭等。嘉靖后,历任县令除
-
中秋节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明邑志载:“八月十五中秋,作月饼相遗,取义团圆。是夕宴饮望月,以豆角、菱藕、瓜饼祀之。”中秋赏月,一般人家在庭院中设个小桌即可拜月。桌上的供品为毛粟子、菱角、石榴、莲蓬、葡萄、西瓜等时令果品。必不可少的食品是月饼。全椒月饼是烧烤方式做成的,酥皮五仁芯,外皮上还贴有一方块小红纸。全椒传说,元朝末
-
全文:。必不可少的食品是月饼。全椒月饼是烧烤方式做成的,酥皮五仁芯,外皮上还贴有一方块小红纸。全椒传说,元朝末年,朱元璋通知全椒人八月十五“杀鞑子”。朱元璋将密令做成一方纸,上盖大印,为防泄漏,贴在月饼上
-
重阳节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九”。九为阳数之极,两阳相聚,故又叫“重阳”。九月已是深秋,时暖时凉,疾病易行,所以重阳节演化为防病健身、健康长寿为旨归的民俗活动。晋代葛洪《西京杂记》载:“1">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除佩带茱萸辟
-
全文::namespace prefix="st1">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除佩带茱萸辟毒,吃重阳糕、饮菊花酒外,全椒还有登笔峰尖、逛南岳庙的习俗。这个习俗源于梁人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
-
[0图]盛德纯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担任泾洛工程局设计工程司主任,为泾惠、洛惠两渠的修建,贡献了力量。
民国二十五年盛德纯返回安徽工作,任省水利处处长(后改为水利局,连任局长),直至解放。
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为防堵日军南侵,不顾
-
落成、乔迁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民间房屋即将落成,亲友送庆贺礼,名为“落成之喜”。贺礼在上梁那天赠送,多为喜帐、鞭炮、对联、中堂。“上梁”选双日,在上午进行,堂屋中间的脊桁要留在最后上,由瓦、木工领班师傅分别在两头,用亲友赠送的喜帐连接起来,将挂着红披的“吉桁”系上去,由上梁师傅“说好”(四言八句,皆吉利话),家主赠送上梁师傅香烟
-
全文:的喜帐连接起来,将挂着红披的“吉桁”系上去,由上梁师傅“说好”(四言八句,皆吉利话),家主赠送上梁师傅香烟、糖果糕点和红披。除放鞭炮外,上梁师傅将香烟、糖果、糕点从脊梁上撒到地面,让大家(多为小孩)抢拾,以表欢庆。 乔迁,就是亲友在其搬迁之日,送礼庆贺,名为“乔迁之喜”。
-
[1图]陈金城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总队少将总队长,后提升为胡宗南部师长[1] 。民国三十三年日军发动“湘桂战争”,南进广西,侵贵州危及陪都重庆[1] 。陈金城师被空运贵州防堵,与日军激战于独山[1] 。日军退出贵州后,陈晋升为军长
-
丧葬祭奠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我县城乡丧葬仪式大体有汉、回族两种。 汉族丧礼很繁琐,木棺土葬(贫者棺薄,葬得快;富者棺厚,葬得迟),请和尚、道士念经超度亡灵。人死后,先穿衣戴帽抬到床上,一般停一至三日,每晚往土地庙送火一次;晚辈轮流守灵,亲生子披麻戴孝,对前来吊孝者磕头谢孝。然后把死者抬进棺内,谓之“入殓”。封棺时,全家与死
-
全文:三年,49天不修画、不理发,葬后三天、每“七”、百日及逢年过节都要上坟烧纸祭奠。建国初至六十年代末,除念经、持招魂幡、守孝三年等取消外,其他与建国前基本相同。 回族死人多采取速葬方法。人死后
-
[1图]袁家湾历史文化街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物理学家、教育学家,抗战胜利后因公卒于飞机事故。次子张贻侗,英国伦敦大学毕业,博士,曾任北大、北师大教授、西北联大化学系主任。三子张贻志,美国波士顿大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曾任海关监督。1929年秋
-
端午节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端午源于屈原沉江,人们以粽子投江,以免鱼虾啄食屈原之身。五月时近盛夏,蚊蝇百虫越来越多,人们便把五月看做“恶月”、“毒月”。为避免蚊蝇百虫之害,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便用雄黄涂耳鼻手,用菖蒲根浸酒,洒在墙角,能驱赶蛇虫。饮雄黄酒能避邪气。悬挂艾草、菖蒲在门头,或把艾草点燃,熏熏居室。也有人家用艾草煮成
-
全文:几十年未有赛事了。 端午此日除食粽子外,还互相走动,送“绿豆糕”。农民都盼五月下雨。谚云“五月十三下一满,都去饶州贩大碗”。意为五月雨水足,秋收谷满仓。家家都可以用大碗吃饭了,极言农家收获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