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图]襄河历史文化主题画廊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襄河历史文化主题画廊
-
[1图]袁家湾历史文化街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袁家湾老街是全椒尚存的明清老街道之一,在儒林文化岛上。自积玉桥经仙鹤楼至红栏桥。积玉桥至仙鹤楼一段,习惯称“半边河街”,全椒人称“玉石栏杆半边街”即指此。临河之上砌以玉石栏杆,街呈半边,亦是一趣。旧有张家宗祠和儒学巷。宗祠为庙堂式房屋。因主人张德霈是清同治进士、云南云龙知州,官居五品,按清制,士大夫可建家庙。门前一对石狮子,门额上石刻“张氏宗祠”四个金字,两扇黑漆大门,门上刻一副红对联:
祖训传家惟百忍
儿曹留学遍三洲
上联是说张氏以百忍传家,下联是说他三个儿子留学亚、欧、美三洲。长子张贻惠,日本西京帝国大学毕业,曾任北大教授、北大工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国现代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学家,抗战胜利后因公卒于飞机事故。次子张贻侗,英国伦敦大学毕业,博士,曾任北大、北师大教授、西北联大化学系主任。三子张贻志,美国波士顿大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曾任海关监督。1929年秋,张德霈病逝北京,灵柩运停于宗祠,门外张灯结素,三子星夜赴归,守灵“四七”二十八日。后因战乱,张氏主人没有再回全椒,此宗祠几经改、拆,已属于全椒柴油机厂。
过儒学巷,为袁家湾关口,关口上有横眉勒石云“天衢关”,反面勒石“云路”,现已拆毁。过关口有楼,称仙鹤楼。楼左有巷口称仙鹤巷,通拖板桥、河湾街、护谯庵。街道为条石砌就,两旁砌以排水明沟。道两边俱为市肆。为明清式平房或二层小楼,天井院式建筑,骑马式封火墙。有糖坊、染坊、篾器行、车行、茶馆、铁匠坊、油坊、商行等。其著者有马益兴号布店、吴氏薖园(已有专文介绍)、路氏东园。东园在袁家湾邮所西,园主路氏是抗日将领王东原的妹夫。三间四进到后的天井院。三、四进之间,有一亩园林,为四时盆果,负有盛名。“东园”二字为著名金石家李瑞清(清道人)所题。园门有一副对联为:
东方之既白
园内有奇芳
襟襄楼茶馆是全椒最负盛名的茶楼。是一座走马楼,并辟有书场,有艺人表演。楼建于清末民初。楼主程氏为清末秀才。时文士鲁光钊为之题“襟襄楼”三个大字金匾,文士王大启撰店联:
襟怀潇洒非关酒
襄水萦洄更有楼
楼建于程秀才三进宅基的第二进。上午香茗、早点,午后戏班彩排、演出,晚间由名艺人说唱,为旧时全椒唯一高雅娱乐场所,一时政客、学人纷至沓来,堪称盛会。
-
[0图]全椒儒林文化
-
作者:
柴发华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儒林文化夯实历史文化底气。自古以来,全椒这片沃土滋养着无数个酷爱读书、热衷进学的儒林人士,他们崇文重教,礼敬文化,敢于担当历史责任,从而形成了好问学、好求师、好著述的浓郁文化氛围。其中代表人物有唐代
-
全文:在自古文风昌盛的全椒历史进程中可谓时代之翘楚。 1、唐宋时代的张洎家族,有“一门两相”之誉。张洎为南唐进士,官礼部员外郎、知制诰,后拜清辉殿大学士。宋灭南唐之后,授官太子中允。继任礼部郎中、太仆少卿
-
县级非遗——庐剧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庐剧的起源年代,因无文字记载,只能以艺人师祖从业年代推算,大约有两百年历史,据考庐剧起源于最晚年代在清代乾隆年间(约1736年)应是可信的。 庐剧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流行区域的不同,语言发生了变化,并吸收了当地的民歌、民间音乐、以及各地人民群众欣赏习惯的差异,逐渐分为上、中、下三路(即西
-
全文: 庐剧的起源年代,因无文字记载,只能以艺人师祖从业年代推算,大约有两百年历史,据考庐剧起源于最晚年代在清代乾隆年间(约1736年)应是可信的。 庐剧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流行区域的不同,语言
-
市级非遗传承人——李宗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身残志坚 舞动奇迹――记“八朵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宗强 “八色云彩八朵云,求祷龙王并河神,及时赐我甘露雨,丰收不忘降雨恩。”全椒县有这样一位老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曲赋无所不晓,虽是一个拄着双拐的残疾人,李宗强从未放弃自己的追求,却可以将八朵云演绎得美轮美奂,为这一民间舞蹈倾注自己毕生
-
全文:,记录时代变迁和当地民间生活境况的变化。唱词的翻新记录了一代又一代的历史进程,它以质朴、通俗的语言勾勒出广袤农村地区变化的硬朗线条,最后融入新时期大变化、大发展的宏伟蓝图中来。“现在能做的,就是让更多
-
市级非遗——酥笏牌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山青水秀龙虎斗,人杰地灵凤凰飞,在这青山绿水环抱之中,座落着一座千年古镇:大马厂。 马厂是一块宝地,她緼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金、铜、铁、大理石等地下矿藏,延绵百里的大山之中曾是当年新四军四支队重要的抗日根据地。 马厂是一片热土,她肥沃的土壤条件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一批闻名遐迩
-
全文: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酥笏牌”出不例外。它正面临着几种危机: 1、由于家族作坊式生产和管理,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不可能做大做强,不利于保护发展。 2、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
全椒太平文化
-
作者:
徐帆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太平文化彰显着全椒千年民俗的传承。已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第一大民俗。每年正月十六,从凌晨到子夜,全椒倾城男女老幼,拖家带口,络绎不绝,到县城东门外的太平桥上走一趟,放烟花、燃爆竹、烧香烛,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甚为壮观。人称之为“正月十六走太平”。(一) 太
-
全文:上走一趟,放烟花、燃爆竹、烧香烛,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甚为壮观。人称之为“正月十六走太平”。(一) 太平文化的历史发展 南北朝时,梁朝的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楚俗以正月十六日为太平日,是日出
-
市级非遗传承人——王玉昆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让酥笏之香飘久远――记“马厂酥笏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玉昆 追源历史,王氏家族的酥笏牌传承始于1754年左右,王玉昆已经是第十一代传承人,这200多年的接力,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王玉
-
全文:让酥笏之香飘久远――记“马厂酥笏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玉昆 追源历史,王氏家族的酥笏牌传承始于1754年左右,王玉昆已经是第十一代传承人,这200多年的接力,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王玉
-
省级非遗——走太平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椒县位于安徽东部江淮丘陵区,江淮分水岭南侧。境内西北为低山丘陵区,东部和南部为平原圩区,全椒地形由北向南逐渐低倾。全椒环境独特,历史悠久,西汉建县,自古以来,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文化底蕴
-
全文: 全椒县位于安徽东部江淮丘陵区,江淮分水岭南侧。境内西北为低山丘陵区,东部和南部为平原圩区,全椒地形由北向南逐渐低倾。全椒环境独特,历史悠久,西汉建县,自古以来,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文化底蕴
-
[0图]全椒中学
-
作者:
陈静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安徽省全椒中学坐落于有“江淮背腹”、 “吴楚冲衢”之称的安徽省全椒县,学校是安徽省创办最早的6所中学之一,同时也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和滁州市重点中学。学校始建于1902年,其前身是始建于宋代崇宁年间(1105年)的全椒学宫和明代嘉靖年间的望阳书院。1958年定名为“安徽省全椒中学”。1961年郭
-
全文:,均创历史新高。高三(1)班应届生吴曦同学以701分的优异成绩荣获全省理工科第二名。2010年全中本科达线991人,理工类本科达线687人,文史类本科达线133人,艺体类本科达线14人。理工类最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