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代名帅——左宗棠
-
作者:
陈智为 来源:湖南档案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林则徐 开发西北 代名 左宗棠 师夷长技以制夷 收复伊犁 曾国藩 太平军 汪海洋 清政府
-
描述:一代名帅——左宗棠
-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中外名家微型小说大展》序
-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小说界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中外名家微型小说大展》序
-
富起来的吴宁人
-
作者:
史中兴 来源:上海文学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民企业家 接收装置 住宅楼 床上用品 服装市场 楼宇 办公室主任 江南农村 街道 上海文学
-
描述:江南农村锦绣大地,名镇星罗棋布。名则名矣,头上还是脱不了一个乡字,即乡镇是也。那里的人也往往自谦是“乡下人”。乡下和乡下人在今天虽无贬意,但也多多少少意味着闭塞,孤陋寡闻。这次参加上海文学奖授奖活动来到浙江东阳吴宁镇,这儿的新容新貌使我惊异之余,感到自己反成“乡下人”了。我曾经去过几座江南名镇,大抵
-
全文:江南农村锦绣大地,名镇星罗棋布。名则名矣,头上还是脱不了一个乡字,即乡镇是也。那里的人也往往自谦是“乡下人”。乡下和乡下人在今天虽无贬意,但也多多少少意味着闭塞,孤陋寡闻。这次参加上海文学奖授奖活动
-
整复《肘后方》的意义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黑龙江中医药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后方 金代 宋代 整复 恙虫病 出版说明 肘后备急方 陶弘景 葛洪 校正
-
描述:《肘后方》(肘后就是随身携带以备临时应用的意思),是晋代葛洪所著,至梁代陶弘景增补成一百另一篇名《肘后百一方》,至金代杨用道增加宋代本草的方子,名《广肘后备急方》。元、明、清以来,翻刻很多次,解放后,1955年商务印书馆根据
-
全文:《肘后方》(肘后就是随身携带以备临时应用的意思),是晋代葛洪所著,至梁代陶弘景增补成一百另一篇名《肘后百一方》,至金代杨用道增加宋代本草的方子,名《广肘后备急方》。元、明、清以来,翻刻很多次,解放后,1955年商务印书馆根据
-
铁路部分特有工种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调查研究
-
作者:
王四德 彭占辉 郑天恩 叶玉华 熊文斌 肖建强 孙汉阳 汪海洋 吴汝进 来源: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均能量代谢率 劳动强度分级 时间率 体力劳动强度 劳动
-
描述:调查了铁路特有体力劳动工种13个,共209名,其中男工171名女工38名,按照GB3869—8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要求进行。被调查人员年龄在18~55岁之间,平均30岁,平均身高1.6802m,平均体重61.62kg,平均体表面积为1.6727m~2。调查指标为劳动时间率与平均能量代谢率。求出各
-
全文:调查了铁路特有体力劳动工种13个,共209名,其中男工171名女工38名,按照GB3869—8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要求进行。被调查人员年龄在18~55岁之间,平均30岁,平均身高1.6802m
-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中成药制药厂——宋代“和剂局”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成药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卖药 宋代 职官 中国历史 改名 太医 公元 制药厂 中成药
-
描述:“和剂局”是中国最早的中成药制药厂,建于1076年。开始称“熟药所”,经营制药和卖药。1103年扩充为七所。二所制药,名“和剂局”;五所卖药,名“惠民局”。“和剂局”后改名“医药和剂局”,不久又改名“惠民和剂局”。“和剂局”制药,有配方,有监造,有检验等责任制。这种检验制度,是中国药品检验的起源。其
-
全文:“和剂局”是中国最早的中成药制药厂,建于1076年。开始称“熟药所”,经营制药和卖药。1103年扩充为七所。二所制药,名“和剂局”;五所卖药,名“惠民局”。“和剂局”后改名“医药和剂局”,不久又改名
-
《五十二病方》药物消石、恒石、澡石、封殖土考释
-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别录 硝酸钠 同名异物 硫酸钠 硝酸钾 硫酸钾 本草纲目 开宝本草 五十二病方
-
描述:消石《病方》22行:“久伤者稍(消)石直(置)温汤中,以洒痈。”消石异名很多,《别录》谓硝石名芒硝,但《别录》另有芒消条。又《别录》称朴消为消石。是消石有同名异物现象。《本草纲目》说:“诸消,自晋
-
全文:消石《病方》22行:“久伤者稍(消)石直(置)温汤中,以洒痈。”消石异名很多,《别录》谓硝石名芒硝,但《别录》另有芒消条。又《别录》称朴消为消石。是消石有同名异物现象。《本草纲目》说:“诸消,自晋
-
《(夏)小正》校释
-
作者:
张汝舟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说文 校释 郑注 经文 贵州 毛传 尔雅 尧典 王引之 周礼
-
描述:自序《小正》旧《题夏小正》,“夏”字后人妄加。王筠云“传文‘小正’字凡四见,《竹书》亦曰‘颂小正’,知此书本以‘小正’名。盖大戴以其书最古,特题曰‘夏’也。”谓此书本以“小正”名,是也。但传数以夏正解经,且曰“夏有煮祭”,迷误已久,题曰“夏”,未必始于大戴也。传大率能达经旨,且属辞古奥,有清人不能通
-
全文:自序《小正》旧《题夏小正》,“夏”字后人妄加。王筠云“传文‘小正’字凡四见,《竹书》亦曰‘颂小正’,知此书本以‘小正’名。盖大戴以其书最古,特题曰‘夏’也。”谓此书本以“小正”名,是也。但传数以夏正
-
张贻侗为中国近代化学教育作出的积极探索
-
作者:
陈丽东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化学教育家 物理化学家 张贻侗
-
描述:张贻侗先生是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也是一名伟大的教育家,他把自身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为新中国的化学普及教育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全文:张贻侗先生是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也是一名伟大的教育家,他把自身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为新中国的化学普及教育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张贻侗为中国近代化学教育作出的积极探索
-
作者:
陈丽东 来源:兰台世界(上旬)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化学教育家 物理化学家 张贻侗
-
描述:张贻侗先生是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也是一名伟大的教育家,他把自身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为新中国的化学普及教育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全文:张贻侗先生是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也是一名伟大的教育家,他把自身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为新中国的化学普及教育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