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新闻(14)
按栏目分组
全椒非遗 (11)
全椒风情 (2)
全椒老城 (1)
按年份分组
2017 (14)
按来源分组
其它 (14)
相关搜索词
寒食节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是为纪念春秋时晋文公的随从介子推。晋文公流亡回国登基后,重奖流亡随从。独“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并隐居深山。后来晋文公想起他,派人去请,介子推坚辞不出,并不知去向。晋文公放火烧山,以期逼其出来相见,不料介子推却“抱木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忠义,每年此日,家家户户概不生
全文:方便了外地亲友的日程安排。扫墓一般为上供祀祭,焚化纸钱放鞭炮,念亲人,喊其来领纸钱。然后拔除荒草,培土上坟,更换坟帽。最后绕墓辞行。    清明时节,江淮地方已是桃红柳绿,黄花遍岗。人们在祭拜祖先的同时,又
演春与鞭春俗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全椒古有演春、鞭春俗,明泰昌《全椒县志》载:立春前期,优人装扮舞习,谓之“演春”,游手浮浪者或假冠带,随隶卒,沿门赞扬致语,以献利市。至迎春日,士女聚观如堵,县堂举公宴,鞭土牛碎之。农人取牛土涂灶,以为不生蚁虫。    立春作为节气,见诸《礼记》。迎春仪礼,最早出现在东汉人的著述,附会天人相应和阴阳
全文:,以博彩。队伍一般经积玉桥、袁家湾、东门、太平桥,在东郊的空地上,谓之“春场”,开始东郊迎春。搭建临时建筑,建筑物内塑一土牛和春神。土牛南向,春神西向,官员、绅士、儒生依次入座。春官报告“春至”,官员
全椒老城
作者: 徐文涛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明嘉靖三十六 年(1557) ,倭寇入犯盱眙 、天长等地,全 椒震动。为抗御外侮,保护县治(县署),全椒知县顾逵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动员民力修建石城,城表用块石护砌,当年竣工。        该城周长1500米,城内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城墙高3.3米、宽3.3米(按规制高出民房五尺)
全文:釜山赋诗:一湾清水抱回流,万室飞烟绕戍楼。无事闲来高处望,南山树色满城头。    城墙由今浴室附近的“东门”沿襄河北行,经今林管站东北转西,经釜山北至“西门”(实际为西北门),转南至今制药厂门前,再行
全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作者: 张静霞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一、历史渊源    全椒历史悠久,西汉初年置县。相传高阳氏在椒陵山建立古椒国,后为全氏居住,故名全椒,是安徽古县之一,在皖东建县最早,南临浩浩长江,北依滔滔淮河,西连庐阳府,东接石头城,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历史上地处吴头楚尾,古为吴楚冲衢,这里既有水文化,又有山文化;既有吴语,又有楚音,是一方
全文:遗产。    二、“非遗”成果    初步摸清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数量与分布状况。调查项目涵盖9个门类39种,民间文学(口头文学)3个,占3%;民间音乐5个,占13%;民间舞蹈10个,占26%;戏曲1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