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级非遗——门歌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椒门歌在沿滁河一带因串乡沿门乞讨得名,故为“水乡门歌”,它的形成年代无史可考,传说清代已有艺人运用它作讨饭工具,他们由一人身背小鼓,左手拎锣,右手持锣锤,边击锣,鼓,边唱民间小调“见风采柳”即兴编唱。也有两人唱门歌的,一人敲锣,一人打鼓一唱一和。门歌的曲调单纯,与“倒七戏”中的“寒腔”调进似,
-
全文:”即兴编唱。也有两人唱门歌的,一人敲锣,一人打鼓一唱一和。门歌的曲调单纯,与“倒七戏”中的“寒腔”调进似,声调凄凉,娓娓低沉。建国后,艺人的社会地位提高,门歌作为党的宣传工具,创作演出非常活跃。为适应
-
县级非遗——老汉推车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老汉推车”是全椒县六镇镇草庵一艺人爱好民间花灯艺术,根据当地民间广泛采用的全木制的人力独轮车这一较为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的形态,创作出。此舞蹈为三人表演,一人扮老汉为车夫,在后推车。车前
-
全文: “老汉推车”是全椒县六镇镇草庵一艺人爱好民间花灯艺术,根据当地民间广泛采用的全木制的人力独轮车这一较为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的形态,创作出。此舞蹈为三人表演,一人扮老汉为车夫,在后推车。车前
-
市级非遗——五马破曹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五马破曹”是全椒县传统民间舞蹈之一,是以舞蹈表演为主、伴以数板解说、打击乐伴奏为一体的民间艺术。 “五马破曹”是根据三国时期的蜀国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破曹兵的传说而创作的民间舞蹈。由五人分饰“关、张、赵、马、黄”,骑五色马,手持刀、枪、矛等兵器,
-
全文:、以弱胜强大破曹兵的传说而创作的民间舞蹈。由五人分饰“关、张、赵、马、黄”,骑五色马,手持刀、枪、矛等兵器,一人饰马童,在锣鼓声中五马穿插表演,马童其间领马数板。 随着历史的沿革,民舞“五马破曹”有所
-
县级非遗——安期神仙清隐洞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安期洞,位于全椒县城北十五公里谭墩乡兴云农场北,大栖山中,距离滁州醉翁亭约二十公里。洞内被碎石堵塞,不能进入,外茆庵遗址尚存,还有墙基、台阶等遗物。正如明人吴谦诗云:“岩岩石洞古遗迹,窈窈深连一径通,桃涧有花随水去,蓬门无锁倩云封,九还问到何人识,千载栖真此地逢,便是神仙清隐处,不须骑鹤上崆
-
全文:连一径通,桃涧有花随水去,蓬门无锁倩云封,九还问到何人识,千载栖真此地逢,便是神仙清隐处,不须骑鹤上崆峒。” 相传在很久以前,洞的四周遍地林木葱茏茂密,绿荫葱葱,苍翠欲滴,远眺似彩云笼罩,近观
-
春节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椒人习俗,春节为重。腊月三十,家家忙过年。许多人家中午是不吃饭的。从早上开始就忙炸糕果、做糖食、炸圆子、炸豆腐果子、煎鸡蛋皮包菜饺子、煮鸡鸭。一时砧板声此起彼伏。三十的年夜饭准备毕,人家一般都把果品、酒杯摆在炉井上,酒杯斟上点酒。谓之“迎新灶”。先拜灶神老爷,然后摆上糕、枣子拜老天爷。取瓦盆,
-
全文:大街小巷进入元宵灯会。十三晚上“上灯”。元宵灯会前后五天。十八谓之“落灯”。有花鼓戏《瞎子观灯》叙其盛况: 正月十三正上灯,土地庙上牵桅灯;十五元宵闹花灯,狮子盘球滚龙灯;有钱人家没子孙,吹吹打打送张麟麟送子灯。
-
演春与鞭春俗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全椒古有演春、鞭春俗,明泰昌《全椒县志》载:立春前期,优人装扮舞习,谓之“演春”,游手浮浪者或假冠带,随隶卒,沿门赞扬致语,以献利市。至迎春日,士女聚观如堵,县堂举公宴,鞭土牛碎之。农人取牛土涂灶,以为不生蚁虫。 立春作为节气,见诸《礼记》。迎春仪礼,最早出现在东汉人的著述,附会天人相应和阴阳
-
全文:全椒古有演春、鞭春俗,明泰昌《全椒县志》载:立春前期,优人装扮舞习,谓之“演春”,游手浮浪者或假冠带,随隶卒,沿门赞扬致语,以献利市。至迎春日,士女聚观如堵,县堂举公宴,鞭土牛碎之。农人取牛土涂灶
-
全椒佛教文化
-
作者:
王勇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据《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建武十七年(41),汉光武帝子、明帝异母弟刘英被封为楚王,二十八年(52)赴楚国就任。他“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65),明帝下诏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
-
全文:丛林泰斗式人物。加之憨山乃圣母恩师,弘法罹难,戍久生还。所至之处,受宰官、缙绅与僧众的热情拥戴。至径山途中,观庐山五乳峰幽雅,有投老之意。 天启三年(1623)十月十二日正申时,憨
-
全椒老城
-
作者:
徐文涛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明嘉靖三十六 年(1557) ,倭寇入犯盱眙 、天长等地,全 椒震动。为抗御外侮,保护县治(县署),全椒知县顾逵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动员民力修建石城,城表用块石护砌,当年竣工。 该城周长1500米,城内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城墙高3.3米、宽3.3米(按规制高出民房五尺)
-
全文:。左右有刑、名各房,粮仓、监号、吏廨、迎宾馆和土地祠。凡六进。县治西手有关岳庙、城隍庙、二贤祠、文昌宫、白鹤观、都天宫。东手有崇善堂、井养书院、明县衙旧址等。 民国年间,县政府沿用,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