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古方用矿石治痈疽例
作者: 尚志钧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图经  粗理  千金方  徐之才  磨石  矿石  外台秘要  麦饭石  痈疽  黄石 
描述:苏颂《本草图经》姜石条注云:“大凡石类多主痈疽”,哪些石类能治痈疽呢?从文献上看,下列一些石是治痈疽的。 1 粗理黄色磨石《肘后方》卷五云:“小品痈结肿坚如石,或大如核,色不变,或作石痈不消方。鹿角八两,烧作灰。白敛二两。粗理黄色磨石一斤,烧令赤。三物捣作末,以苦酒和如泥。厚涂疽上,燥更涂,取消止。
全文:苏颂《本草图经》姜石条注云:“大凡石类多主痈疽”,哪些石类能治痈疽呢?从文献上看,下列一些石是治痈疽的。 1 粗理黄色磨石《肘后方》卷五云:“小品痈结肿坚如石,或大如核,色不变,或作石痈不消方。鹿角
本草经》“苦菜”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别录  本草经  苦菜  毛传  说文解字注  诗经  益州  尔雅  颜氏家训  礼记 
描述:苦菜在中国文献中,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所指的实物也不同。尤其在古代文献中,对苦菜的形态,多是一言半语,十分含混,说不清苦莱是什么东西。例如《诗经》中记载的“苦”、“荼”,均释为苦菜。《诗·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毛传》释云:“苦,苦菜也。”《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全文:苦菜在中国文献中,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所指的实物也不同。尤其在古代文献中,对苦菜的形态,多是一言半语,十分含混,说不清苦莱是什么东西。例如《诗经》中记载的“苦”、“荼”,均释为苦菜。《诗·唐风·采苓
《证类本草》白字《本草经》文原出于陶弘景之手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证类本草》  各种本草  生姜  白字  药物分类  《本草经集注》  无名氏  《神农本草经》  陶弘景  开宝本草 
描述:今日所见的《神农本草经》资料,其来源一是各种本草所录的《神农本草经》资料,二是各种类书及其他诸书所引《本草经》资料。 现今各种本草所录的《本草经》资料,其来源皆出于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全文:今日所见的《神农本草经》资料,其来源一是各种本草所录的《神农本草经》资料,二是各种类书及其他诸书所引《本草经》资料。 现今各种本草所录的《本草经》资料,其来源皆出于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蜀本草》的考察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蜀本草》的考察
《开宝本草》研探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开宝本草》研探
《海药本草》的考察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华医史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海药本草》的考察
王好古著述年代讨论
作者: 尚志钧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甲子  本草  阴证略例  中医各家学说  中国医籍考  元代  艺文志  四库全书  王好古  河北省 
描述: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元·赵洲人(即今河北省赵县)。他的著作很多。据清·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所载,有《汤液本草》、《汤液大法》、《医垒元戎》、《阴症略例》、《癍论萃英》、《钱氏补遗》、《此事难知》。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以下简称《医籍考》)卷三十方论引熊均说王好古著有《活人节要歌括》、《三备集
全文: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元·赵洲人(即今河北省赵县)。他的著作很多。据清·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所载,有《汤液本草》、《汤液大法》、《医垒元戎》、《阴症略例》、《癍论萃英》、《钱氏补遗》、《此事难知
《神农本草经》七情考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相恶  相杀  《本经》  相使  相畏  药物  相须  《神农本草经》  陶弘景  七情药例 
描述:什么叫做“七情”?古人把单味药的应用以及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 七情从什么时候开始记载的?是从《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开始的。《本经》序例中有七情的记载,由于原书已佚,它的内容还保存在今日《证类本草》的白字中。兹以195
全文:》)开始的。《本经》序例中有七情的记载,由于原书已佚,它的内容还保存在今日《证类本草》的白字中。兹以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所出《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以下简称《证类》)中的白字研究之。
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对本草学的贡献
作者: 尚志钧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本草经集注  本草学  陶弘景 
描述:梁代陶弘景对南北朝以前的本草学进行了整理、总结、创新,并对本草学做出贡献,使中国本草学走上系统化,为后世历代主流本草所宗。所以陶氏本草书成为后世本草的典范。历代主流本草,无论是总论或各论方面,都是沿袭陶弘景所创诸范例向前发展的。如药物自然属性分类,三...
全文:梁代陶弘景对南北朝以前的本草学进行了整理、总结、创新,并对本草学做出贡献,使中国本草学走上系统化,为后世历代主流本草所宗。所以陶氏本草书成为后世本草的典范。历代主流本草,无论是总论或各论方面,都是沿袭陶弘景所创诸范例向前发展的。如药物自然属性分类,三...
历代本草概况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国医药学报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草药/分类  中药理论  历史资料  本草/历史 
描述:中国的本草学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大家公认《神农本草经》是公元二世纪前后所定型的本草书。其实此书早在西汉已有了,它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包括动物药67种,植物药252种,矿物药46种。按药物功效和应用目的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
全文:中国的本草学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大家公认《神农本草经》是公元二世纪前后所定型的本草书。其实此书早在西汉已有了,它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包括动物药67种,植物药252种,矿物药46种。按药物功效和应用目的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
上页 1 2 3 ... 5 6 7 ... 35 36 37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