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级非遗——全菊制作技艺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菊后称“滁菊”,有金芯玉瓣之美誉,全国四大名菊(全椒的全菊、黄山的徽菊、亳州的亳菊、杭州的白菊)全菊居首。全椒菊花出于明朝,到清朝咸丰年间以后,我县三合,马厂、复兴一带农户始大量种菊花,随后逐步发展到周岗、黄栗树、石沛等地。我县地处江淮分水岭一侧,雨水充沛,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阳光充足,四
-
全文:,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全菊不仅是清香可口的绿色食品,而且有很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近年来,全菊在石沛、周岗、黄栗树乃至复兴、三合境内都有较大发展,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有效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
县级非遗——庐剧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庐剧的起源年代,因无文字记载,只能以艺人师祖从业年代推算,大约有两百年历史,据考庐剧起源于最晚年代在清代乾隆年间(约1736年)应是可信的。 庐剧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流行区域的不同,语言发生了变化,并吸收了当地的民歌、民间音乐、以及各地人民群众欣赏习惯的差异,逐渐分为上、中、下三路(即西
-
全文:发生了变化,并吸收了当地的民歌、民间音乐、以及各地人民群众欣赏习惯的差异,逐渐分为上、中、下三路(即西、中、东)艺术上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与流派,全椒庐剧属东路流派。唱腔婉转、抒情、道白接近地方方言。庐剧
-
县级非遗——法王寺庙会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大法王寺原名“古河大王庙”,始建于清顺治三年,咸丰二年重建,至今已有350多年历史。始初古河人只是在码头旁边建立龙王庙祭祀龙神以求神保佑行船安全,后来船运盐帮颜性、蔴帮马姓发动船民筹款赞助建成三进到后的大雄宝殿、塔楼东西房30余间,大殿建造得气势磅礴、雄伟,门前有碧波荡漾的滁河,近则为荷塘,
-
全文:声响彻数十里。今古河大法王寺庙会,已成为当地的商贸物资交流会,地方民俗文化展演会。每逢农历的初一、十五,周边地区的善男信女聚集庙内,烧香拜佛,祭拜大王老爷,祈求保佑人们平安,事事顺心如意。一般是初一烧香
-
县级非遗——安徽大鼓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安徽大鼓又称“说大书”,是在民间故事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说唱艺术,以演唱长篇小说、演义、革命故事为主,由一人说唱,说和唱并重。演唱者一手执鼓槌,一手执木质打板(又称伢子)或铜制月牙形钢板(又称鸳鸯板)将一个匾鼓放在一个用六根竹子交叉而成的鼓架子上,边敲鼓边说唱,夹唱夹叙交叉进行,它以说唱结合的曲
-
全文:含说唱与表演于一身,地方色彩浓厚,深受群众喜爱,流行区域广泛。建国后,艺人受到尊重,在党和政府关怀下,艺人队伍不断扩大,演唱书面内容健康有益,他们收徒传艺,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唱鼓书艺人发展到五、六十
-
县级非遗——赤镇龙舟会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赤镇龙舟会”,是流传于全椒沿河三镇(古河、广平、赤镇)的地方民俗,建国前后沿滁河的人们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年头于五月初五端阳节这天开展龙舟会。龙舟会由红黄青白紫五色龙舟沿着沿河遨游组成,每条龙舟上各有水手十五人,其中有十二人分坐船的两边手执单桨,齐心协力向前方划动,一人掌舵,一人打锣鼓,
-
全文: “赤镇龙舟会”,是流传于全椒沿河三镇(古河、广平、赤镇)的地方民俗,建国前后沿滁河的人们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年头于五月初五端阳节这天开展龙舟会。龙舟会由红黄青白紫五色龙舟沿着沿河遨游组成
-
市级非遗传承人——王礼庚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让民间传统成为流行品牌 ――记“管坝牛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礼庚 在人们的印象中,全椒县出了很多“好吃的”。这其中,颇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的管坝牛肉,总会引得人们口水直流,而这
-
全文:让民间传统成为流行品牌 ――记“管坝牛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礼庚 在人们的印象中,全椒县出了很多“好吃的”。这其中,颇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的管坝牛肉,总会引得人们口水直流,而这
-
县级非遗——安期神仙清隐洞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安期洞,位于全椒县城北十五公里谭墩乡兴云农场北,大栖山中,距离滁州醉翁亭约二十公里。洞内被碎石堵塞,不能进入,外茆庵遗址尚存,还有墙基、台阶等遗物。正如明人吴谦诗云:“岩岩石洞古遗迹,窈窈深连一径通,桃涧有花随水去,蓬门无锁倩云封,九还问到何人识,千载栖真此地逢,便是神仙清隐处,不须骑鹤上崆
-
全文:的、赶牲口的纷纷云集于此,农村集市小商品应有尽有,热闹非凡。近几年,地方政府因势利导,渐渐地把一年一度的安期洞庙会办成物资交流会,会期人山人海,多达几万人。
-
省级非遗——全椒民歌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椒地处皖东,江淮之间,吴楚冲衢,全椒人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又有南方人的精明,全椒的方言既有吴语又有楚音。全椒有山区、有丘陵、有圩区,人们的劳动方式与生活习俗不尽相同,因而全椒民歌在创造内容、曲调风格、传唱方式等方面各显特色。故全椒民歌既有中国民歌的普泛性,又有着浓厚的地域性,其个性特点鲜明。
-
全文:集》,集中109首民歌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全椒漫长的历史风貌。个中民歌劳动号子更显全椒人民生产劳动的地方特色,方式的存在,号子相伴而存,传唱传承不息。 一、丰富的内容与传唱形式:1、全椒民歌从地理位置上
-
市级非遗传承人——王玉昆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让酥笏之香飘久远――记“马厂酥笏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玉昆 追源历史,王氏家族的酥笏牌传承始于1754年左右,王玉昆已经是第十一代传承人,这200多年的接力,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王玉昆小时候经常跟在父亲后面做下手帮忙,深深体会到其辛苦与不易。高中毕业后,他曾一度想出去闯闯,但由于条件
-
全文:、2006年,他生产的酥笏牌曾多次作为地方土特产,参与上海、南京、合肥、滁州等城市举办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和土特产展示、展销,受到了广泛赞誉。近年来,王玉昆先后接受了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的采访,2011年
-
市级非遗——酥笏牌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山青水秀龙虎斗,人杰地灵凤凰飞,在这青山绿水环抱之中,座落着一座千年古镇:大马厂。 马厂是一块宝地,她緼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金、铜、铁、大理石等地下矿藏,延绵百里的大山之中曾是当年新四军四支队重要的抗日根据地。 马厂是一片热土,她肥沃的土壤条件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一批闻名遐迩
-
全文:新四军四支队重要的抗日根据地。 马厂是一片热土,她肥沃的土壤条件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一批闻名遐迩的地方土特产,象“马厂小磨麻油”、“马厂羊肉面”等等。而马厂“酥笏牌”更是其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