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五十二病方》药物丹、水银、青考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说文  皮肤病  司马相如  巴郡  子虚赋  男子  段玉裁  五十二病方  水银 
描述:丹《病方》318行:“般(瘢)者,以水银二,男子恶四,丹一,并和……傅之。”454行:“(?),治以丹……”。《说文》云:“丹,巴越之赤石也”。段玉裁注云:“巴郡、南越,皆出丹沙。”《蜀都赋》:‘丹沙赩炽,出其坂,谓巴也。’《吴都赋》:‘赪丹明玑,谓越也’。”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土则丹青赭垩”。
全文:沙赩炽,出其坂,谓巴也。’《吴都赋》:‘赪丹明玑,谓越也’。”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土则丹青赭垩”。注云:“丹,丹砂”。按丹,《病方》有时亦称丹沙。如《病方》130行:“白毋奏(腠),取丹沙与(?)鱼血,若以鸡血,皆可。”《本草经》谓丹沙能化为汞。汞的古字为澒。
《五十二病方》药物(前巾)根、(竹夹)蓂、莁夷考释
作者: 尚志钧  来源:中药材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郭璞  车前草  考释  高诱注  说文解字系传  药物  尔雅  本草纲目  地肤子  五十二病方 
描述:1.(前巾)(葥)根《病方》109行:“疣,以杀本若道旁(前巾)帮(葥)根二七,投泽若渊下。”《病方》中葥根有三种解释。一释为地肤子,二释为山莓,三释为车前草。(1)葥释为地肤子《尔雅》:“葥,王
全文:1.(前巾)(葥)根《病方》109行:“疣,以杀本若道旁(前巾)帮(葥)根二七,投泽若渊下。”《病方》中葥根有三种解释。一释为地肤子,二释为山莓,三释为车前草。(1)葥释为地肤子《尔雅》:“葥,王
[0图]全椒中学
作者: 陈静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安徽省全椒中学坐落于有“江淮背腹”、 “吴楚冲衢”之称的安徽省全椒县,学校是安徽省创办最早的6所中学之一,同时也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和滁州市重点中学。学校始建于1902年,其前身是始建于宋代崇宁年间(1105年)的全椒学宫和明代嘉靖年间的望阳书院。1958年定名为“安徽省全椒中学”。1961年郭
全文:,均创历史新高。高三(1)班应届生吴曦同学以701分的优异成绩荣获全省理工科第二名。2010年全中本科达线991人,理工本科达线687人,文史本科达线133人,艺体本科达线14人。理工最高分
散布病菌的苍蝇也要拍
作者: 江曾培  来源:党风通讯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民群众  居委会干部  反腐败  布病  理想与信念  问卷调查  公权谋公利  公共权力  反腐倡廉  贪污腐化 
描述:最近,有家媒体就群众对于干部最不能容忍的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居于首位的是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得票率为92%,遥遥领先于第二位23个百分点。它表明,以权谋私的腐化,最为广大群众所痛恨。反腐倡廉,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正因为这样,党和政府大力加强了反腐败的力度。成克杰、胡长清等一批身居高位的贪官相继被惩处
全文:,利用职权对要求进门的人,索贿讨红包。水有水霸,电有电霸,房有房霸,路有路霸……只要掌握一点权力,就可以为难群众。各行各业程度不同的不正之风,本质上就是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谋自己的私利。二、危害的直接性。成、胡一的腐败,对社会...
春节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椒人习俗,春节为重。腊月三十,家家忙过年。许多人家中午是不吃饭的。从早上开始就忙炸糕果、做糖食、炸圆子、炸豆腐果子、煎鸡蛋皮包菜饺子、煮鸡鸭。一时砧板声此起彼伏。三十的年夜饭准备毕,人家一般都把果品、酒杯摆在炉井上,酒杯斟上点酒。谓之“迎新灶”。先拜灶神老爷,然后摆上糕、枣子拜老天爷。取瓦盆,
全文:有财运。    初一清早,家中放了三通“开门炮仗”后,就有亲友上门拜年。见面时总是互致祝福“恭贺新禧”、“万事如意”、“健康长寿”一祝福语。年三天,不得洒扫;动洒扫,就会破财气。城内一般拜年到初七。有“七不出
全椒老城
作者: 徐文涛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明嘉靖三十六 年(1557) ,倭寇入犯盱眙 、天长等地,全 椒震动。为抗御外侮,保护县治(县署),全椒知县顾逵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动员民力修建石城,城表用块石护砌,当年竣工。        该城周长1500米,城内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城墙高3.3米、宽3.3米(按规制高出民房五尺)
全文:修葺外,另增建了草亭、翼日亭、问月轩。    康熙九年(1670),知县蓝学鉴因地震重修鼓楼照壁、清白堂、申明亭。咸丰八年(1858)三月,太平天国李秀成部攻占全椒城,清军顽抗,县公廨全部毁于兵火
[0图]全椒儒林文化
作者: 柴发华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儒林文化夯实历史文化底气。自古以来,全椒这片沃土滋养着无数个酷爱读书、热衷进学的儒林人士,他们崇文重教,礼敬文化,敢于担当历史责任,从而形成了好问学、好求师、好著述的浓郁文化氛围。其中代表人物有唐代宰相邢文伟,宋代的张洎及其子孙和吴朋五兄弟,明代的戚贤和彭梦祖,清代的吴敬梓曾祖四人及叔祖吴昺以及吴鼒、薛时雨,近现代的邱景章、杨尘因、张贻惠、张汝舟等。 查阅民国《全椒县志》选举表,据不完全统计,从唐代科举开考以来,共有70人获取进士功名,其中张洎是南唐探花及第(一甲第三名);吴敬梓曾祖吴国对是顺治年进士并且殿试探花;吴敬梓的叔祖吴昺在康熙三十年(1691)辛未科殿试取得榜眼(一甲第二名)。另外,历代县志记载取得举人、岁贡、选贡、拔贡、优贡等功名的学士不计其数,蔚为壮观。 尤其是清代的《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及其家族的成就,更是蜚声中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清朝诗人王又曾说:“国初以来重科第,鼎盛最数全椒吴。”《儒林外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其厚重的人文精神无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这种人文精神可以概括为:对真知的不懈追求,对人的生存状态的高度关注,对真与善的赞美和对假恶的鞭挞,对独立人格的肯定和礼赞。结合千年来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吴敬梓思想、《儒林外史》这部巨著所体现的内涵和精神进行不断挖掘、提炼、丰富、拓展,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儒林文化,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浓郁的文化氛围、持续的文脉传承、果敢的社会担当。
全文:在自古文风昌盛的全椒历史进程中可谓时代之翘楚。 1、唐宋时代的张洎家族,有“一门两相”之誉。张洎为南唐进士,官礼部员外郎、知制诰,后拜清辉殿大学士。宋灭南唐之后,授官太子中允。继任礼部郎中、太仆少卿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