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县级非遗——庐剧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庐剧的起源年代,因无文字记载,只能以艺人师祖从业年代推算,大约有两百年历史,据考庐剧起源于最晚年代在清代乾隆年间(约1736年)应是可信的。    庐剧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流行区域的不同,语言发生了变化,并吸收了当地的民歌、民间音乐、以及各地人民群众欣赏习惯的差异,逐渐分为上、中、下三路(即西
全文:唱腔还有几种较之其他剧中别具特色的演唱方法:如:1、吆台与帮腔;2、小嗓子唱法;3、连词、伸腔和抡腔板。这三种特殊唱法能为演唱节奏带来明显的变化,造成对比与转折。全椒庐剧演唱场所多以农村乡镇、村头、地边
县级非遗——老柴龙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全椒古河镇晋集行政村松元村民组晋元秀的曾祖父晋春景因连生四女而无一子,九华山老方丈见他虔诚送给他一老龙灯制作图纸,叫他回家按图制作,挨家挨户玩耍,龙会保佑他早生贵子的。回家后他立即找来能工巧匠,按图制成老灯,随即召集族人挨家挨户玩起龙灯。一年后,他喜得贵子,取名晋永善。当地人都说晋永善是老
全文:    全椒古河镇晋集行政村松元村民组晋元秀的曾祖父晋春景因连生四女而无一子,九华山老方丈见他虔诚送给他一老龙灯制作图纸,叫他回家按图制作,挨家挨户玩耍,龙会保佑他早生贵子的。回家后他立即找来
省级非遗传承人——茆帮霞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山间飞出一支百灵鸟     ――记全椒民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茆帮霞      “细雨朦朦柳丝长,布谷声声唱插秧……”“三月里来农事忙,阿妹插秧阿哥帮,热火朝天背朝上,一马当先抢时光,日头渐渐移西边,插了一田赶二田。一插插得天边绿,双肩挑回丰收年。”每到插秧的季节,山间地头上总是萦绕着这样优美动人的歌声
全文:,让他们在累了一天之后可以好好的放松身心开怀大。这个美丽的女孩,把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民歌,献给了淳朴的农民。    但是,她并没有止步不前,她参加了全椒举办的声乐培训班,系统的开始学习民歌
[1图]杨尘因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各书店收购此书,并出5000 块银元托人向杨尘因收买版权,杨尘因乃迁居租界,避而不见。由于该书被袁氏大量收买,因之社会上只有少量流行。《新华春梦记》为灰蓝色封面,书名下方署有“杨尘因著,冥飞校评
[2图]汪尧田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汪尧田(1918— 2006),男,1918年11月生于安徽省全椒县。著名经济学家。 1940年考取重庆大学商学院,师从著名经济专家马寅初、志让和前任复旦老校长陈望道,1944年复旦大学经济系
全椒方言
作者: 个、本馆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全椒话是北方官话中的江淮方言(或下江官话),与标准的普通话差别不是相像中的那么多。所以我们不能像粤语那样,随意造字。但是方言词汇肯定不少,地当南北,留下了很多方言的印记。在西晋以前,属吴语区。大约从东晋始,逐渐变色,到北宋时可算是粉红色的吴语区,到南宋时已蜕变为官话区了。(一)名词     
全文:的肉怪好吃的。   别虎子:壁虎。   刀子:螳螂。   浓鼻子:鼻涕   锅上:厨房(“上”为轻声)   茅肆:厕所   秋油:酱油   册巴子:簸箕   歪子(读第三声):篮子   烧几:淘米用
[1图]憨山德清(金刚不坏的肉身)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德清(1546—1623),字澄印,别号憨山,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俗姓蔡,全椒(今属安徽省)人。12岁,投南京报恩寺出家为童。主持西林命法孙俊公教他读《法华经》,4月即能背诵。西林见其聪颖,为其延
冬 至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明、清邑志均云:冬至,略效元旦,相庆贺。全椒人极为看重冬至。冬至是数九天的第一天。全椒“数九歌”有:头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插柳,七九河开冻,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又称进九,是冬天的来临。全椒民谚“冬至大似年”,把冬至这一天看作和春节一样重要。冬至和春节、端午
全文:。    民国年间,全椒有刘天倩其人,居东城门内第一家,以刻字为生。他每年消寒时写上九字诗九句,计81字。先打格字,每行九格,计九。预先在每格用铅笔写上一个字。冬至开始,每日按格子用红笔将铅笔字描红
春节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椒人习俗,春节为重。腊月三十,家家忙过年。许多人家中午是不吃饭的。从早上开始就忙炸糕果、做糖食、炸圆子、炸豆腐果子、煎鸡蛋皮包菜饺子、煮鸡鸭。一时砧板声此起彼伏。三十的年夜饭准备毕,人家一般都把果品、酒杯摆在炉井上,酒杯斟上点酒。谓之“迎新灶”。先拜灶神老爷,然后摆上糕、枣子拜老天爷。取瓦盆,
全文:大街小巷进入元宵灯会。十三晚上“上灯”。元宵灯会前后五天。十八谓之“落灯”。有花鼓戏《瞎子观灯》叙其盛况:    正月十三正上灯,土地庙上牵桅灯;十五元宵闹花灯,狮子盘球滚龙灯;有钱人家没子孙,吹吹打打送麟麟送子灯。  
省级非遗——走太平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全椒县位于安徽东部江淮丘陵区,江淮分水岭南侧。境内西北为低山丘陵区,东部和南部为平原圩区,全椒地形由北向南逐渐低倾。全椒环境独特,历史悠久,西汉建县,自古以来,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文化底蕴十分丰厚,走太平正是在这片文化热土上蕴育而成的。走太平又名全椒走太平,自东汉开始,传承迄今,盛况不衰,已
全文:。    走太平的主要内容有焚香:游人必带几柱香点燃至桥头,面向大桥,默念心语后,将香掷焚香炉中;燃炮竹:焚香后点燃爆竹于炉旁,游人待炮竹燃尽便入大桥人流中;灯:桥两头老街户户悬灯门首,各色太平彩灯星布珠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