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级非遗——门歌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椒门歌在沿滁河一带因串乡沿门乞讨得名,故为“水乡门歌”,它的形成年代无史可考,传说清代已有艺人运用它作讨饭工具,他们由一人身背小鼓,左手拎锣,右手持锣锤,边击锣,鼓,边唱民间小调“见风采柳
-
全文: 全椒门歌在沿滁河一带因串乡沿门乞讨得名,故为“水乡门歌”,它的形成年代无史可考,传说清代已有艺人运用它作讨饭工具,他们由一人身背小鼓,左手拎锣,右手持锣锤,边击锣,鼓,边唱民间小调“见风采柳
-
[1图]朱皆平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朱皆平(1898—1964),原名朱泰信。出生于安徽全椒一诗书世家;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卫生工程门〉毕业。1925年在英国伦敦大学专攻城市规划和市政工程,后又攻读微生物学
-
全椒文化馆拍摄非遗影像资料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4月20日星期天,全椒县文化馆组织非遗保护中心人员深入二郎口镇,拍摄县级非遗曲艺项目双条大鼓和门歌影像资料。 双条大鼓是由两个人表演的大鼓
-
全文:。 门歌,旧时在沿滁河一带因串乡沿门乞讨唱歌得名,艺人运用它作讨饭工具,他们由一人身背小鼓,左手拎锣,右手持锣锤,边击锣鼓,边唱民间小调见风采柳即兴编唱。建国后,表演形式上有所改变与发展,由沿门乞讨
-
全椒佛教文化
-
作者:
王勇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据《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建武十七年(41),汉光武帝子、明帝异母弟刘英被封为楚王,二十八年(52)赴楚国就任。他“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65),明帝下诏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
-
全文:),明帝下诏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 至后汉末年,江淮一带佛教大盛。献帝初平三年(193),佛教传到扬州和江西
-
省级非遗——全椒民歌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椒地处皖东,江淮之间,吴楚冲衢,全椒人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又有南方人的精明,全椒的方言既有吴语又有楚音。全椒有山区、有丘陵、有圩区,人们的劳动方式与生活习俗不尽相同,因而全椒民歌在创造内容、曲调风格、传唱方式等方面各显特色。故全椒民歌既有中国民歌的普泛性,又有着浓厚的地域性,其个性特点鲜明。
-
全文: 全椒地处皖东,江淮之间,吴楚冲衢,全椒人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又有南方人的精明,全椒的方言既有吴语又有楚音。全椒有山区、有丘陵、有圩区,人们的劳动方式与生活习俗不尽相同,因而全椒民歌在创造内容
-
[1图]三塔寺景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国家AA级旅游景区,省级重点保护寺庙,江淮名刹。在全椒县城西北18公里处六镇东北侧。创建于隋大业(605—618)年间。北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在寺前建塔三座,因名“三塔寺”。明洪武年间,因谒
-
[1图]折叠三塔寺景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国家AA级旅游景区,省级重点保护寺庙,江淮名刹。在全椒县城西北18公里处六镇东北侧。创建于隋大业(605—618)年间。北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在寺前建塔三座,因名“三塔寺”。明洪武年间,因谒
-
演春与鞭春俗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全椒古有演春、鞭春俗,明泰昌《全椒县志》载:立春前期,优人装扮舞习,谓之“演春”,游手浮浪者或假冠带,随隶卒,沿门赞扬致语,以献利市。至迎春日,士女聚观如堵,县堂举公宴,鞭土牛碎之。农人取牛土涂灶,以为不生蚁虫。 立春作为节气,见诸《礼记》。迎春仪礼,最早出现在东汉人的著述,附会天人相应和阴阳
-
全文:是春神、土牛,再后是官员、文士、行会。队伍穿街过巷,周游全城。春神和土牛迎进县衙之后,一般来说,春神立于仪门以东,土牛立于仪门以西。众人诣春神前作揖,安神乃退。 鞭春的时刻是在立春时刻或清晨
-
[1图]杨尘因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 杨尘因(1889~1961),号雪门、烟生,全椒城仙鹤街人,生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前后,前清举人杨攀龙之子,小说《新华春梦记》作者。
杨尘因自幼聪慧,年14 进学,时值孙中山先生倡导
-
寒食节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是为纪念春秋时晋文公的随从介子推。晋文公流亡回国登基后,重奖流亡随从。独“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并隐居深山。后来晋文公想起他,派人去请,介子推坚辞不出,并不知
-
全文: 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是为纪念春秋时晋文公的随从介子推。晋文公流亡回国登基后,重奖流亡随从。独“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并隐居深山。后来晋文公想起他,派人去请,介子推坚辞不出,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