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图]曹洪兴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曹洪兴,男,汉族,1940年1月生,安徽全椒人,1965年8月参加工作,1977年12月入党,安徽工学院(现合肥工业大学)三系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
1958.08
-
[3图]薛时雨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按察两司事。为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亲家。
晚清著名词家之一,作品有《藤香馆诗删》、《词删》等。与著名词家并画家周闲、书法家秦光第、画家应宝时、《寒松阁谈艺琐录》作者张鸣珂、道光进士与诗人张保衡(张任庵
-
县级非遗——周岗雪枣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周岗雪枣”早期作为过年期间招待客人的最佳副食品,入口香甜,松酥无渣、老少皆宜。周岗雪枣起源于何时何地无法考证,传为清朝的大文人昌辟疆的妾董小婉所创。那时董小婉是著名的“秦淮八艳”之一,吴敬梓父亲吴国对是昌辟疆的好友,传说有一次吴国对到昌辟疆家吃此点心(雪枣)赞不绝口,后来吴国对的母亲做七十大寿,昌
-
全文:老人回想,建国前,他跟师傅郑从友学徒,学得此技艺,为雪枣较早的传承人,直到1999年又将此技术传给大儿子窦本龙,二儿子窦本虎和徒弟李仕全。 周岗雪枣产品独特,是百姓过年时期最喜欢的点心,老少皆宜,经常食用可和益脾胃,有益身体健康,已成为当地的名优特产,亟待做大做强,以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
[1图]袁家湾历史文化街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并辟有书场,有艺人表演。楼建于清末民初。楼主程氏为清末秀才。时文士鲁光钊为之题“襟襄楼”三个大字金匾,文士王大启撰店联:
襟怀潇洒非关酒
襄水萦洄更有楼
楼建于程秀才三进宅基的第二
-
[0图]全椒县图书馆
-
作者:
全椒县图书馆 来源:全椒县图书馆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视频 关键词: 图书馆
-
描述:全椒县图书馆全貌
-
全文: 全椒图书馆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0年)冬,当时图书馆设立于五先生祠堂内,不久迁至明伦堂左斋房,以后又迁移出奎光楼。 北伐战争后,图书馆由民众教育馆接管。民国
-
市级非遗传承人——王礼庚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让民间传统成为流行品牌 ――记“管坝牛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礼庚 在人们的印象中,全椒县出了很多“好吃的”。这其中,颇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的管坝牛肉,总会引得人们口水直流,而这都要归功于一位“牛肉大王”——全椒县礼庚管坝牛肉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礼庚。 管坝牛肉是全椒县一道传统清真菜肴
-
全文:的基础上,大胆技术革新,应用现代科技,开发了礼盒系列、佐餐系列、休闲系列、旅游系列等多个品种“管坝牛肉”。牛肉的原材料采用生长期为50个月以上的老口子水牛,工艺流程严格按照清真屠宰,传统工艺卤制,高温杀菌
-
全椒方言
-
作者:
个、本馆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椒话是北方官话中的江淮方言(或下江官话),与标准的普通话差别不是相像中的那么多。所以我们不能像粤语那样,随意造字。但是方言词汇肯定不少,地当南北,留下了很多方言的印记。在西晋以前,属吴语区。大约从东晋始,逐渐变色,到北宋时可算是粉红色的吴语区,到南宋时已蜕变为官话区了。(一)名词
-
全文::你尻我各四? 撇:说某种语言很生硬。 例:各能不要撇普通话了。 迟:用刀划开,如迟鱼。 过:动物生产,如过小狗 决:骂。 掀:我们方言特指把东西倒掉。 赞:1、特指两个较硬
-
全椒佛教文化
-
作者:
王勇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据《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建武十七年(41),汉光武帝子、明帝异母弟刘英被封为楚王,二十八年(52)赴楚国就任。他“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65),明帝下诏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
-
全文:山大师于广东曹溪端坐而逝,世寿七十八岁。当天夜里,群鸟悲鸣。并有毫光冲天,照亮夜空。四众哀恸,声震山谷。大师灵体三天以后依然栩栩如生,面皙唇红,手足绵软,如入禅定。憨山大师灵龛于第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归匡山
-
[0图]全椒儒林文化
-
作者:
柴发华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儒林文化夯实历史文化底气。自古以来,全椒这片沃土滋养着无数个酷爱读书、热衷进学的儒林人士,他们崇文重教,礼敬文化,敢于担当历史责任,从而形成了好问学、好求师、好著述的浓郁文化氛围。其中代表人物有唐代宰相邢文伟,宋代的张洎及其子孙和吴朋五兄弟,明代的戚贤和彭梦祖,清代的吴敬梓曾祖四人及叔祖吴昺以及吴鼒、薛时雨,近现代的邱景章、杨尘因、张贻惠、张汝舟等。
查阅民国《全椒县志》选举表,据不完全统计,从唐代科举开考以来,共有70人获取进士功名,其中张洎是南唐探花及第(一甲第三名);吴敬梓曾祖吴国对是顺治年进士并且殿试探花;吴敬梓的叔祖吴昺在康熙三十年(1691)辛未科殿试取得榜眼(一甲第二名)。另外,历代县志记载取得举人、岁贡、选贡、拔贡、优贡等功名的学士不计其数,蔚为壮观。
尤其是清代的《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及其家族的成就,更是蜚声中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清朝诗人王又曾说:“国初以来重科第,鼎盛最数全椒吴。”《儒林外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其厚重的人文精神无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这种人文精神可以概括为:对真知的不懈追求,对人的生存状态的高度关注,对真与善的赞美和对假恶的鞭挞,对独立人格的肯定和礼赞。结合千年来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吴敬梓思想、《儒林外史》这部巨著所体现的内涵和精神进行不断挖掘、提炼、丰富、拓展,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儒林文化,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浓郁的文化氛围、持续的文脉传承、果敢的社会担当。
-
全文:在自古文风昌盛的全椒历史进程中可谓时代之翘楚。 1、唐宋时代的张洎家族,有“一门两相”之誉。张洎为南唐进士,官礼部员外郎、知制诰,后拜清辉殿大学士。宋灭南唐之后,授官太子中允。继任礼部郎中、太仆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