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25图]襄河历史文化主题画廊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襄河历史文化主题画廊
[1图]袁家湾历史文化街区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袁家湾老街是全椒尚存的明清老街道之一,在儒林文化岛上。自积玉桥经仙鹤楼至红栏桥。积玉桥至仙鹤楼一段,习惯称“半边河街”,全椒人称“玉石栏杆半边街”即指此。临河之上砌以玉石栏杆,街呈半边,亦是一趣。旧有张家宗祠和儒学巷。宗祠为庙堂式房屋。因主人张德霈是清同治进士、云南云龙知州,官居五品,按清制,士大夫可建家庙。门前一对石狮子,门额上石刻“张氏宗祠”四个金字,两扇黑漆大门,门上刻一副红对联: 祖训传家惟百忍 儿曹留学遍三洲 上联是说张氏以百忍传家,下联是说他三个儿子留学亚、欧、美三洲。长子张贻惠,日本西京帝国大学毕业,曾任北大教授、北大工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国现代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学家,抗战胜利后因公卒于飞机事故。次子张贻侗,英国伦敦大学毕业,博士,曾任北大、北师大教授、西北联大化学系主任。三子张贻志,美国波士顿大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曾任海关监督。1929年秋,张德霈病逝北京,灵柩运停于宗祠,门外张灯结素,三子星夜赴归,守灵“四七”二十八日。后因战乱,张氏主人没有再回全椒,此宗祠几经改、拆,已属于全椒柴油机厂。 过儒学巷,为袁家湾关口,关口上有横眉勒石云“天衢关”,反面勒石“云路”,现已拆毁。过关口有楼,称仙鹤楼。楼左有巷口称仙鹤巷,通拖板桥、河湾街、护谯庵。街道为条石砌就,两旁砌以排水明沟。道两边俱为市肆。为明清式平房或二层小楼,天井院式建筑,骑马式封火墙。有糖坊、染坊、篾器行、车行、茶馆、铁匠坊、油坊、商行等。其著者有马益兴号布店、吴氏薖园(已有专文介绍)、路氏东园。东园在袁家湾邮所西,园主路氏是抗日将领王东原的妹夫。三间四进到后的天井院。三、四进之间,有一亩园林,为四时盆果,负有盛名。“东园”二字为著名金石家李瑞清(清道人)所题。园门有一副对联为: 东方之既白 园内有奇芳 襟襄楼茶馆是全椒最负盛名的茶楼。是一座走马楼,并辟有书场,有艺人表演。楼建于清末民初。楼主程氏为清末秀才。时文士鲁光钊为之题“襟襄楼”三个大字金匾,文士王大启撰店联: 襟怀潇洒非关酒 襄水萦洄更有楼 楼建于程秀才三进宅基的第二进。上午香茗、早点,午后戏班彩排、演出,晚间由名艺人说唱,为旧时全椒唯一高雅娱乐场所,一时政客、学人纷至沓来,堪称盛会。
[0图]全椒儒林文化
作者: 柴发华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儒林文化夯实历史文化底气。自古以来,全椒这片沃土滋养着无数个酷爱读书、热衷进学的儒林人士,他们崇文重教,礼敬文化,敢于担当历史责任,从而形成了好问学、好求师、好著述的浓郁文化氛围。其中代表人物有唐代
全文:在自古文风昌盛的全椒历史进程中可谓时代之翘楚。 1、唐宋时代的张洎家族,有“一门两相”之誉。张洎为南唐进士,官礼部员外郎、知制诰,后拜清辉殿大学士。宋灭南唐之后,授官太子中允。继任礼部郎中、太仆少卿
全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作者: 张静霞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一、历史渊源    全椒历史悠久,西汉初年置县。相传高阳氏在椒陵山建立古椒国,后为全氏居住,故名全椒,是安徽古县之一,在皖东建县最早,南临浩浩长江,北依滔滔淮河,西连庐阳府,东接石头城,山川
全文:,堪称中华古老民俗的活化石。如今“走太平”氛围更是壮观,已不限于祈求太平,追思古人,内容更加丰富,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四、保护现状    1、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县文体局对非物质文化
县级非遗——门歌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全椒门歌在沿滁河一带因串乡沿门乞讨得名,故为“水乡门歌”,它的形成年代无史可考,传说清代已有艺人运用它作讨饭工具,他们由一人身背小鼓,左手拎锣,右手持锣锤,边击锣,鼓,边唱民间小调“见风采柳”即兴编唱。也有两人唱门歌的,一人敲锣,一人打鼓一唱一和。门歌的曲调单纯,与“倒七戏”中的“寒腔”调进似,
全文:”即兴编唱。也有两人唱门歌的,一人敲锣,一人打鼓一唱一和。门歌的曲调单纯,与“倒七戏”中的“寒腔”调进似,声调凄凉,娓娓低沉。建国后,艺人的社会地位提高,门歌作为党的宣传工具,创作演出非常活跃。为适应
[0图]全椒县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为继承和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9月24日,全椒县文广新局副局长罗林红带队,非遗办工作人员深入石沛镇挖掘尹记麻油的生产制作工艺。    尹记麻油在当地远近闻名,远销到上海等地,该产品采用传统的手工技艺,传承在百年以上,2014年12月被商务部门认定为“安徽老字
全文:,远销到上海等地,该产品采用传统的手工技艺,传承在百年以上,2014年12月被商务部门认定为“安徽老字号”品牌。非遗办工作人员实地察看了尹记麻油的手工制作流程,详细询问了其历史沿革、产品用品、行规习俗、传承状况等,拍摄了相关图片,为今后的保护、传承、申报工作收集了翔实资料。
市级非遗——五马破曹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五马破曹”是全椒县传统民间舞蹈之一,是以舞蹈表演为主、伴以数板解说、打击乐伴奏为一体的民间艺术。    “五马破曹”是根据三国时期的蜀国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破曹兵的传说而创作的民间舞蹈。由五人分饰“关、张、赵、马、黄”,骑五色马,手持刀、枪、矛等兵器,
全文:。     1历史价值:    (1)“五马破曹”反映三国时期蜀国五位人物的英勇报国事迹,充分体现了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2)赞颂英雄、表演英雄,鼓励人们受英雄、学英雄、当英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省非遗保护中心领导来全“走太平”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2月15日,省非遗保护中心领导黄先有主任应全椒县文广新局邀请来全“走太平”,体验全椒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风情。    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的第一大民俗活动。每年这一天,从凌晨到子夜,四乡八邻数十万民众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络绎不绝,到太平桥上走一趟,放烟花、燃爆竹、烧香
全文:了解了“走太平”历史渊源、重要价值、保护和传承状况,希望全椒把“走太平”民俗活动从临时性演变为常态性的文化活动,让这一民俗活动经久不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永放光芒! 
县级非遗——老汉推车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老汉推车”是全椒县六镇镇草庵一艺人爱好民间花灯艺术,根据当地民间广泛采用的全木制的人力独轮车这一较为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的形态,创作出。此舞蹈为三人表演,一人扮老汉为车夫,在后推车。车前有老汉的老伴背车,车中间坐着老汉的女儿,手中有丝巾、花伞表演。近年来,老汉推车演变为两部花车五人上演,节目
全文:动作,伴以打击乐及二胡、锁唢、三弦、笛子等民乐相辅。《老汉推车》舞蹈特点表演灵活多变,适合各种场合演出。表演道具民间常见,乡土气息浓,语言恢谐,动作朴实。民舞《老汉推车》自清末流传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市级非遗——管坝牛肉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管坝是全椒县西部的一山乡,回民聚居地。这里的回民宰杀、加工牛肉历史悠久,管坝牛肉,是全椒传统清真菜肴,风味独特,名闻江淮。    据“管坝牛肉”正宗传人王礼庚介绍,管坝牛肉选用六口牙一上的老口子健康牛,由阿訇宰杀出血、洗净后,将牛肉置入大锅中,加祖传秘制老卤,放入十几味香料药材,旺火烧开后,
全文:    管坝是全椒县西部的一山乡,回民聚居地。这里的回民宰杀、加工牛肉历史悠久,管坝牛肉,是全椒传统清真菜肴,风味独特,名闻江淮。    据“管坝牛肉”正宗传人王礼庚介绍,管坝牛肉选用六口牙一上的老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