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县级非遗——门歌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即兴编唱。也有两人唱门歌的,一人敲锣,一人打鼓一唱一和。门歌的曲调单纯,“倒七戏”中的“寒腔”调进似,
全文:”即兴编唱。也有两人唱门歌的,一人敲锣,一人打鼓一唱一和。门歌的曲调单纯,“倒七戏”中的“寒腔”调进似,声调凄凉,娓娓低沉。建国后,艺人的社会地位提高,门歌作为党的宣传工具,创作演出非常活跃。为适应
[0图]农林部河北垦业农场之过去现在将来
作者: 常宗会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民国  地点  农场  年代  河北 
描述:此书“抗战期间后方一个农场建设之回忆”(附录农林部湖北省政府合办金水农场宣言)一书合订出版。后者系介绍昆明长坡农场情况,共13页,有摄影。
全文:此书“抗战期间后方一个农场建设之回忆”(附录农林部湖北省政府合办金水农场宣言)一书合订出版。后者系介绍昆明长坡农场情况,共13页,有摄影。
演春鞭春俗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全椒古有演春、鞭春俗,明泰昌《全椒县志》载:立春前期,优人装扮舞习,谓之“演春”,游手浮浪者或假冠带,随隶卒,沿门赞扬致语,以献利市。至迎春日,士女聚观如堵,县堂举公宴,鞭土牛碎之。农人取牛土涂灶,以为不生蚁虫。    立春作为节气,见诸《礼记》。迎春仪礼,最早出现在东汉人的著述,附会天人相应和阴阳
全文:

全椒古有演春、鞭春俗,明泰昌《全椒县志》载:立春前期,优人装扮舞习,谓之“演春”,游手浮浪者或假冠带,随隶卒,沿门赞扬致语,以献利市。至迎春日,士女聚观如堵,县堂举公宴,鞭土牛碎之。农人取牛土涂灶,以为不生蚁虫。

    立春作为节气,见诸《礼记》。迎春仪礼,最早出现在东汉人的著述,附会天人相应和阴阳五行之学。全椒演春、鞭春习俗保留了历代迎春活动的基本模式。时间为两天。前一天为“演春”,在立春前一天的上午开始。参加者于清晨自官署出发,“先诣县堂,谓之呈春。”然后到东郊迎土牛。各界人士按职业分穿朱衣玄裳,妆起故事,会聚县堂点验,又叫点春,一称“社火过堂”。

    迎春的队伍出发,前面是乐队,后为彩舞队,然后是县官的轿队。队伍前为衙役两人鸣锣开道,肩扛“回避”、“肃静”红牌,两名骑牛的春官,手拿“春”字小旗,后面有人高举“喜报阳春”四个大字的彩幛。彩幛之后有两个骑马的衙役,一个背发布命令的令签筒,一个背官印。再后面是边走边演奏的乐队和扮作魁星的老人。魁星一手将笔高举头顶,一手抱着大斗,笔点斗中,预兆五谷丰登,科甲连运。

    彩舞队伍都是扮作各式人等的社火班子。沿途见风采柳,专说些吉利话,以博口彩。队伍一般经积玉桥、袁家湾、东门、太平桥,在东郊的空地上,谓之“春场”,开始东郊迎春。搭建临时建筑,建筑物内塑一土牛和春神。土牛南向,春神西向,官员、绅士、儒生依次入座。春官报告“春至”,官员簪花,对春神和土牛献酒三次,饮春酒,行拜礼,读祝文。此时演杂耍者或戏剧者纷纷登场,热闹非凡。

    下午为迎回,是迎春游行的高潮。县城沿街商店用彩绸或彩纸布置一新。迎春归来的队伍热烈喧闹。乐队前导,后是春神、土牛,再后是官员、文士、行会。队伍穿街过巷,周游全城。春神和土牛迎进县衙之后,一般来说,春神立于仪门以东,土牛立于仪门以西。众人诣春神前作揖,安神乃退。

    鞭春的时刻是在立春时刻或清晨。土牛抬到公堂上,百姓齐到堂前观看,官员在知县带领下,绕土牛三周,象征性地鞭打三下,然后由衙役把土牛打碎。民众争抢碎土或者牛纸,认为土块或者牛纸会带来幸运。人们还将抢来的牛土用来涂灶,希望灶火旺盛,不生白蚁。是日,县官举行公宴,招待各界人士欢饮。

    此习俗民国时渐次消亡。

 

[0图]中国电子学会电路系统学会 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中国电子学会电路系统学会 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
全椒县高度重视非遗项目传承保护工作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为进一步做好我县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7月17日,全椒县文广新局副局长罗林红、文艺股股长宣扬亲临全椒县非遗保护中心,就非遗保护、传承及申报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    罗局长首先了解了我县近年来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及申报工作的基本情况,对《全椒民歌》成功申报为继《走太平》之后的第二个省级项
全文:    为进一步做好我县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7月17日,全椒县文广新局副局长罗林红、文艺股股长宣扬亲临全椒县非遗保护中心,就非遗保护、传承及申报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    罗局长首先了解了我县
[0图]全椒儒林文化
作者: 柴发华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鼎盛最数全椒吴。”《儒林外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其厚重的人文精神无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这种人文精神可以概括为:对真知的不懈追求,对人的生存状态的高度关注,对真善的赞美和对假恶的鞭挞,对
全文:以来重科第,鼎盛最数全椒吴。”《儒林外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其厚重的人文精神无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这种人文精神可以概括为:对真知的不懈追求,对人的生存状态的高度关注,对真善的赞美和对假恶
全椒县组织人员参观第三届中国非遗博览会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10月10日至13日,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省济南市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全椒县文广新局领导、文化馆业务人员参观了此次非遗博览会。    本次博览会以“非遗: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主题,从全国各地筛选了最具特色的1000多个非遗项目参展,旨在搭建全国性
全文:,向前来参观安徽展厅的文化部非遗司周小璞主任详细介绍了我县走太平盛况,并热情邀请她来年正月十六到全椒走太平,这对于我县走太平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推进作用
[0图]干部训练问题
作者: 王东原讲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民国  地点  干部教育  年代  中国 
描述: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五期讲演录:分5章。讲述培养干部的方式,以前干部训练的史实教训,当前干部训练实施概况及其特征,今后干部训练应改进的地方等。
全文: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五期讲演录:分5章。讲述培养干部的方式,以前干部训练的史实教训,当前干部训练实施概况及其特征,今后干部训练应改进的地方等。
[0图]干部训练问题
作者: 王东原讲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民国  地点  干部教育  年代  中国 
描述: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六期讲演录:分5章。讲述培养干部的方式,以前干部训练的史实教训,当前干部训练实施概况及其特征,今后干部训练应改进的地方等。
全文: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第六期讲演录:分5章。讲述培养干部的方式,以前干部训练的史实教训,当前干部训练实施概况及其特征,今后干部训练应改进的地方等。
全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作者: 张静霞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一、历史渊源    全椒历史悠久,西汉初年置县。相传高阳氏在椒陵山建立古椒国,后为全氏居住,故名全椒,是安徽古县之一,在皖东建县最早,南临浩浩长江,北依滔滔淮河,西连庐阳府,东接石头城,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历史上地处吴头楚尾,古为吴楚冲衢,这里既有水文化,又有山文化;既有吴语,又有楚音,是一方
全文:遗产。    二、“非遗”成果    初步摸清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数量分布状况。调查项目涵盖9个门类39种,民间文学(口头文学)3个,占3%;民间音乐5个,占13%;民间舞蹈10个,占26%;戏曲1
上页 1 2 ... 4 5 6 下页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