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县级非遗——全菊制作技艺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全菊后称“滁菊”,有金芯玉瓣之美誉,全国四大名菊(全椒的全菊、黄山的徽菊、亳州的亳菊、杭州的白菊)全菊居首。全椒菊花出于明朝,到清朝咸丰年间以后,我县三合,马厂、复兴一带农户始大量种菊花,随后逐步发展到周岗、黄栗树、石沛等地。我县地处江淮分水岭一侧,雨水充沛,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阳光充足,四
全文:利用自留地种植菊花,自产自加工销售,先是发展二十多平方米的全菊苗,后来逐步扩大面积,并向外推广才给全菊制作工艺带来传承的契机。此后,三合、马厂、复兴、周岗一带及周边的农民相继发展菊花生产。产品销往各地
全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作者: 张静霞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一、历史渊源    全椒历史悠久,西汉初年置县。相传高阳氏在椒陵山建立古椒国,后为全氏居住,故名全椒,是安徽古县之一,在皖东建县最早,南临浩浩长江,北依滔滔淮河,西连庐阳府,东接石头城,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历史上地处吴头楚尾,古为吴楚冲衢,这里既有水文化,又有山文化;既有吴语,又有楚音,是一方
全文:遗产。    二、“非遗”成果    初步摸清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数量与分布状况。调查项目涵盖9个门类39种,民间文学(口头文学)3个,占3%;民间音乐5个,占13%;民间舞蹈10个,占26%;戏曲1
市级非遗——二月二龙抬头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在皖东边陲,有一个古老的小镇,它就是全椒县十字镇辖区内的界首。    界首古镇不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这里还有一个方圆数百里人人皆知并已传承了千余年的民俗,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界首小镇距全椒县城只有十公里地。据1988年《县志》载:相传西汉年间,此处久旱无雨,颗粒无收,饿殍遍野,
全文:加以充分利用。认为二月二庙会是全椒东乡民俗的活化石,是宣传我们十字镇、建设大滁城、融入南京都市圈、接轨长三角新的契入点,是招商引资实现东向战略的前沿阵地。保护挖掘发展界首庙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做好界首庙会这块大文章已经列入了地方政府扩权强镇五年发展的总体规划。
市级非遗传承人——王礼庚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让民间传统成为流行品牌     ――记“管坝牛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礼庚    在人们的印象中,全椒县出了很多“好吃的”。这其中,颇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的管坝牛肉,总会引得人们口水直流,而这都要归功于一位“牛肉大王”——全椒县礼庚管坝牛肉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礼庚。    管坝牛肉是全椒县一道传统清真菜肴
全文:种牛养殖大户、养殖专业技术人员、养殖经纪人组成,拥有牧场2000多亩,有会员100多人,本地会员50多人,覆盖全县及周边定远县、肥东县、滁州等地。王礼庚利用本地资源草场为优势,以科技为指导、以经纪人
全椒方言
作者: 个、本馆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全椒话是北方官话中的江淮方言(或下江官话),与标准的普通话差别不是相像中的那么多。所以我们不能像粤语那样,随意造字。但是方言词汇肯定不少,地当南北,留下了很多方言的印记。在西晋以前,属吴语区。大约从东晋始,逐渐变色,到北宋时可算是粉红色的吴语区,到南宋时已蜕变为官话区了。(一)名词     
全文:的箩。   小朗子:匕首   挑子:指汤匙   决子:指东西的残渣。   炮张:爆竹。   痴花:烟火。   钱格子:硬币   麻风雨:毛毛细雨   蒿子:容易被人利用的人或是在赌博中技艺比较差的人
市级非遗——酥笏牌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山青水秀龙虎斗,人杰地灵凤凰飞,在这青山绿水环抱之中,座落着一座千年古镇:大马厂。    马厂是一块宝地,她緼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金、铜、铁、大理石等地下矿藏,延绵百里的大山之中曾是当年新四军四支队重要的抗日根据地。    马厂是一片热土,她肥沃的土壤条件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一批闻名遐迩
全文:”就成形了。这时候,在其一面撒上芝麻,用另一面贴入炉中,以文火闷透后出炉。再把炉中余火取出,将其层层放置炉中,利用炉内余热过夜。第二天早上出炉包装。    千万记住,这时的“酥笏牌”酥极了,必须轻拿轻放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