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图]全椒儒林文化
-
作者:
柴发华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儒林文化夯实历史文化底气。自古以来,全椒这片沃土滋养着无数个酷爱读书、热衷进学的儒林人士,他们崇文重教,礼敬文化,敢于担当历史责任,从而形成了好问学、好求师、好著述的浓郁文化氛围。其中代表人物有唐代宰相邢文伟,宋代的张洎及其子孙和吴朋五兄弟,明代的戚贤和彭梦祖,清代的吴敬梓曾祖四人及叔祖吴昺以及吴鼒、薛时雨,近现代的邱景章、杨尘因、张贻惠、张汝舟等。
查阅民国《全椒县志》选举表,据不完全统计,从唐代科举开考以来,共有70人获取进士功名,其中张洎是南唐探花及第(一甲第三名);吴敬梓曾祖吴国对是顺治年进士并且殿试探花;吴敬梓的叔祖吴昺在康熙三十年(1691)辛未科殿试取得榜眼(一甲第二名)。另外,历代县志记载取得举人、岁贡、选贡、拔贡、优贡等功名的学士不计其数,蔚为壮观。
尤其是清代的《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及其家族的成就,更是蜚声中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清朝诗人王又曾说:“国初以来重科第,鼎盛最数全椒吴。”《儒林外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其厚重的人文精神无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这种人文精神可以概括为:对真知的不懈追求,对人的生存状态的高度关注,对真与善的赞美和对假恶的鞭挞,对独立人格的肯定和礼赞。结合千年来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吴敬梓思想、《儒林外史》这部巨著所体现的内涵和精神进行不断挖掘、提炼、丰富、拓展,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儒林文化,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浓郁的文化氛围、持续的文脉传承、果敢的社会担当。
-
全文:的地区。 1、南谯书院在县城东南二里,旧为弥陀庵。明嘉靖初,戚贤致仕回全椒后,创建南谯学院,倡导文化教育,聚众讲授阳明心学。全国王学著名学者、门人大多来过南谯书院探究学术,传扬心学。因此,南谯书院
-
走太平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走太平又名正月十六走太平,是明代作家吴敬梓的故乡,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独有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正月十六这天,城内万人空巷, 四乡八邻、扶老携幼、倾家出动、 从清晨到深夜,数十万人到太平桥上走一走……… 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甚为壮观,放烟花、燃爆竹、烧香烛、以此祈祷风调雨顺、逢凶化吉、消灾去病、
-
全文:渡。根据汉族民间传说,有年大荒,刘平将朝廷拨付可修三十里城池的款项用于赈灾,余钱仅修了三里的小城。这就是全椒老城的"街包城"(一般建城均为城墙包围街道,独全椒街道包围县衙)现象。刘平因此罢官获罪,押解
-
市级非遗——手狮舞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六镇手狮原由布扎制而成,长约2尺,艺人扛在肩上表演,后在我地表演过程中加以变革,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竹篾扎、彩纸糊饰而成。狮身长约3尺。手狮舞表演一般由五人组成,一人引球,四人舞狮,原先引球人左手持球,右手持镗,镗的颈部有几个铁环,抖动起来,铿锵有力,即可增加手狮的威武气氛,引球者以高喊“呃”为
-
全文:子”。接着引入四手狮分立四方向观众行礼参拜,称“拜门子”。然后在引球者的指挥下进行表演。传统动作有:“绕花”、“苏秦背剑”、“地趟”、“盘桌拐”、“倒立旋转”、“过江”、“金鸡独立”等。表演至高潮处
-
婚姻嫁娶
-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用红纸书写交给对方)、“算八字”(即请瞎子算命是否相配)、“拴绳子”(即定婚)、“过礼”(即男方向女方
-
全文:用红纸书写交给对方)、“算八字”(即请瞎子算命是否相配)、“拴绳子”(即定婚)、“过礼”(即男方向女方送礼物),然后才能发轿迎娶,男女双方均须花费很多钱财。结婚仪式大多用鼓乐伴随花轿(贫穷人家用毛驴
-
全椒老城
-
作者:
徐文涛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明嘉靖三十六 年(1557) ,倭寇入犯盱眙 、天长等地,全 椒震动。为抗御外侮,保护县治(县署),全椒知县顾逵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动员民力修建石城,城表用块石护砌,当年竣工。 该城周长1500米,城内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城墙高3.3米、宽3.3米(按规制高出民房五尺)
-
全文:。 该城周长1500米,城内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城墙高3.3米、宽3.3米(按规制高出民房五尺),上有驰道、雉堞,可容三人并行。城门有三,东“德威”(今积玉桥南端两侧),南“德明”(今县庐剧团
-
端午节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端午源于屈原沉江,人们以粽子投江,以免鱼虾啄食屈原之身。五月时近盛夏,蚊蝇百虫越来越多,人们便把五月看做“恶月”、“毒月”。为避免蚊蝇百虫之害,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便用雄黄涂耳鼻手,用菖蒲根浸酒,洒在墙角,能驱赶蛇虫。饮雄黄酒能避邪气。悬挂艾草、菖蒲在门头,或把艾草点燃,熏熏居室。也有人家用艾草煮成
-
全文:几十年未有赛事了。 端午此日除食粽子外,还互相走动,送“绿豆糕”。农民都盼五月下雨。谚云“五月十三下一满,都去饶州贩大碗”。意为五月雨水足,秋收谷满仓。家家都可以用大碗吃饭了,极言农家收获之多。
-
市级非遗——龙山寺庙会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龙山寺位于全椒县西35公里,西王镇龙山村境内。相传,五代时梁武帝萧衍在龙山山脚的一个茅屋与庵尼慧姑私定终身。后来,萧衍起兵一举攻克建康(今南京),灭齐称帝,欲娶慧姑做正宫娘娘,然慧姑自觉不配
-
全文: 龙山寺位于全椒县西35公里,西王镇龙山村境内。相传,五代时梁武帝萧衍在龙山山脚的一个茅屋与庵尼慧姑私定终身。后来,萧衍起兵一举攻克建康(今南京),灭齐称帝,欲娶慧姑做正宫娘娘,然慧姑自觉不配
-
县级非遗——法王寺庙会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大法王寺原名“古河大王庙”,始建于清顺治三年,咸丰二年重建,至今已有350多年历史。始初古河人只是在码头旁边建立龙王庙祭祀龙神以求神保佑行船安全,后来船运盐帮颜性、蔴帮马姓发动船民筹款赞助建成三进到后的大雄宝殿、塔楼东西房30余间,大殿建造得气势磅礴、雄伟,门前有碧波荡漾的滁河,近则为荷塘,
-
全文:商船、商人途经此地,都进庙烧香祈祷。一些文人墨客亦来此吟诗作对,借景抒怀。每年端午节始即农历五月初五、六、七三天举行庙会,善男信女棸集庙内烧香拜佛,烟飘十里之外。鼓声、鞭炮声、呐喊声加上庙内的钟声念佛
-
县级非遗——风凰宝地的传说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古时侯,独山和龙山的西边,有一个村庄叫章辉村。村里房子是座西朝东背卡岗山。村里人每天大门一开,朝东望去,一派奇景呈现在眼前:“左旗右鼓,旗鼓相当。”什么叫左旗右鼓呢?原来,龙山像一面大旗,迎风飘扬;独山像一只大鼓,仿佛听见震撼天宫的鼓声。这村中住着六十户人家,村前有座小山很像凤头,村后的卡岗山
-
全文:锹。当夜村子里鸡不鸣,狗不叫。初一早上,塘里的水变红了。都说,这是凤凰的血,凤凰被铁锹铲死了。财主家当年死了十多个男丁,气得他像疯狗一样,拆掉大瓦房,用石板把这块地扎起来,想把穷人都扎死。谁知凤凰早被
-
县级非遗——马厂羊肉面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相传一百多年前,王氏祖先在马厂老街开了一个面馆,因其善熬羊汤、熏烹羊肉,熬制的羊肉面口感独特、上乘,名声在外,远近皆知,成为地方上的冬季特产名吃,代代相传,传承至今。 将本地养殖的山羊宰杀后,用开水汤去羊毛,开膛去污洗净后放到盛有山泉水的特制大铁锅中,烧煨4—5个小时直至烂熟,再将羊肉去
-
全文:食品,香飘十里,群众喜爱,尤在冬季人们争相食用。现北京、合肥、南京、蚌埠、马鞍山等地均开设“马厂羊肉面馆”,马厂羊肉面以得到更多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