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节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明邑志载:“八月十五中秋,作月饼相遗,取义团圆。是夕宴饮望月,以豆角、菱藕、瓜饼祀之。”中秋赏月,一般人家在庭院中设个小桌即可拜月。桌上的供品为毛粟子、菱角、石榴、莲蓬、葡萄、西瓜等时令果品。必不可少的食品是月饼。全椒月饼是烧烤方式做成的,酥皮五仁芯,外皮上还贴有一方块小红纸。全椒传说,元朝末
-
全文: 明邑志载:“八月十五中秋,作月饼相遗,取义团圆。是夕宴饮望月,以豆角、菱藕、瓜饼祀之。”中秋赏月,一般人家在庭院中设个小桌即可拜月。桌上的供品为毛粟子、菱角、石榴、莲蓬、葡萄、西瓜等时令果品
-
冬 至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明、清邑志均云:冬至,略效元旦,相庆贺。全椒人极为看重冬至。冬至是数九天的第一天。全椒“数九歌”有:头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插柳,七九河开冻,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又称进九,是冬天的来临。全椒民谚“冬至大似年”,把冬至这一天看作和春节一样重要。冬至和春节、端午
-
全文: 明、清邑志均云:冬至,略效元旦,相庆贺。全椒人极为看重冬至。冬至是数九天的第一天。全椒“数九歌”有:头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插柳,七九河开冻,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春节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椒人习俗,春节为重。腊月三十,家家忙过年。许多人家中午是不吃饭的。从早上开始就忙炸糕果、做糖食、炸圆子、炸豆腐果子、煎鸡蛋皮包菜饺子、煮鸡鸭。一时砧板声此起彼伏。三十的年夜饭准备毕,人家一般都把果品、酒杯摆在炉井上,酒杯斟上点酒。谓之“迎新灶”。先拜灶神老爷,然后摆上糕、枣子拜老天爷。取瓦盆,
-
全文:钱。插松枝、竹枝、芝麻秆子于檐下,谓之“节节高”;在堂房上放一炭火盆,谓之“旺相”。此时,开始在门头上贴五福,大门贴春联,燃鞭炮,放焰火。椒人有抢过年的习俗,鞭炮鸣毕,关门吃饭,家长说“过年了”,然后
-
市级非遗——酥笏牌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山青水秀龙虎斗,人杰地灵凤凰飞,在这青山绿水环抱之中,座落着一座千年古镇:大马厂。 马厂是一块宝地,她緼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金、铜、铁、大理石等地下矿藏,延绵百里的大山之中曾是当年新四军四支队重要的抗日根据地。 马厂是一片热土,她肥沃的土壤条件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一批闻名遐迩
-
全文:及马厂街道。而马厂街道的王记“酥笏牌”当属正宗传承。 “酥笏牌”因其外形酷似古代大臣上朝奏事时手中所持板子——笏而得名。相传大明开国功臣乐韶凤与朱元璋君臣相洽,一日朱邀乐游金水桥,朱携乐手,突然
-
[0图]全椒儒林文化
-
作者:
柴发华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儒林文化夯实历史文化底气。自古以来,全椒这片沃土滋养着无数个酷爱读书、热衷进学的儒林人士,他们崇文重教,礼敬文化,敢于担当历史责任,从而形成了好问学、好求师、好著述的浓郁文化氛围。其中代表人物有唐代宰相邢文伟,宋代的张洎及其子孙和吴朋五兄弟,明代的戚贤和彭梦祖,清代的吴敬梓曾祖四人及叔祖吴昺以及吴鼒、薛时雨,近现代的邱景章、杨尘因、张贻惠、张汝舟等。
查阅民国《全椒县志》选举表,据不完全统计,从唐代科举开考以来,共有70人获取进士功名,其中张洎是南唐探花及第(一甲第三名);吴敬梓曾祖吴国对是顺治年进士并且殿试探花;吴敬梓的叔祖吴昺在康熙三十年(1691)辛未科殿试取得榜眼(一甲第二名)。另外,历代县志记载取得举人、岁贡、选贡、拔贡、优贡等功名的学士不计其数,蔚为壮观。
尤其是清代的《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及其家族的成就,更是蜚声中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清朝诗人王又曾说:“国初以来重科第,鼎盛最数全椒吴。”《儒林外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其厚重的人文精神无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这种人文精神可以概括为:对真知的不懈追求,对人的生存状态的高度关注,对真与善的赞美和对假恶的鞭挞,对独立人格的肯定和礼赞。结合千年来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吴敬梓思想、《儒林外史》这部巨著所体现的内涵和精神进行不断挖掘、提炼、丰富、拓展,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儒林文化,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浓郁的文化氛围、持续的文脉传承、果敢的社会担当。
-
全文:在自古文风昌盛的全椒历史进程中可谓时代之翘楚。 1、唐宋时代的张洎家族,有“一门两相”之誉。张洎为南唐进士,官礼部员外郎、知制诰,后拜清辉殿大学士。宋灭南唐之后,授官太子中允。继任礼部郎中、太仆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