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全椒老城
作者: 徐文涛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明嘉靖三十六 年(1557) ,倭寇入犯盱眙 、天长等地,全 椒震动。为抗御外侮,保护县治(县署),全椒知县顾逵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动员民力修建石城,城表用块石护砌,当年竣工。        该城周长1500米,城内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城墙高3.3米、宽3.3米(按规制高出民房五尺)
全文:派人回家兴建此门楼。自此,四门已齐,分别是德威、德明、永济、永安。城倚覆釜山,三面临襄河,南面有城濠,四郊均植桑。《清一统志》:覆釜山在县署北,“形如覆釜,故名。城跨其上,为县治主。”清人吴国鼎登覆
[3图]薛时雨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及沈濂、著名篆刻家吴传经等广有交游。[1] 去官后,主讲杭州崇文书院、江宁尊经书院、惜芳书院等,门生甚众。 薛时雨杭州任知府三年多。任御使的仲兄薛春黎前往江西主考乡试,在试院暴病身亡,巡抚急调
[6图]花灯走太平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专门描述,谓之“走百病”,是为了消灾祛病。 全椒走太平传承至今,和三个历史人物有关。太平桥为一座古桥,县志载:太平桥又名贺橹桥,相传隋大将军贺若弼伐陈时,橹于此,故称为贺橹桥。后改名为太平桥。 刘
县级非遗——风凰宝地的传说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古时侯,独山和龙山的西边,有一个村庄叫章辉村。村里房子是座西朝东背卡岗。村里人每天大门一开,朝东望去,一派奇景呈现在眼前:“左旗右鼓,旗鼓相当。”什么叫左旗右鼓呢?原来,龙山像一面大旗,迎风飘扬;独山像一只大鼓,仿佛听见震撼天宫的鼓声。这村中住着六十户人家,村前有座小山很像凤头,村后的卡岗
全文:   古时侯,独山和龙山的西边,有一个村庄叫章辉村。村里房子是座西朝东背卡岗。村里人每天大门一开,朝东望去,一派奇景呈现在眼前:“左旗右鼓,旗鼓相当。”什么叫左旗右鼓呢?原来,龙山像一面大旗,迎风
寒食节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知去向。晋文公放火烧,以期逼其出来相见,不料介子推却“抱木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忠义,每年此日,家家户户概不生
全文:知去向。晋文公放火烧,以期逼其出来相见,不料介子推却“抱木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忠义,每年此日,家家户户概不生烟,只是吃干粮,谓之“寒食”。全椒人一般食馓子泡开水,欢团、锅巴等。    明泰昌《全椒县志》载
县级非遗——法王寺庙会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大法王寺原名“古河大王庙”,始建于清顺治三年,咸丰二年重建,至今已有350多年历史。始初古河人只是在码头旁边建立龙王庙祭祀龙神以求神保佑行船安全,后来船运盐帮颜性、蔴帮马姓发动船民筹款赞助建成三进到后的大雄宝殿、塔楼东西房30余间,大殿建造得气势磅礴、雄伟,门前有碧波荡漾的滁河,近则为荷塘,
全文:建成三进到后的大雄宝殿、塔楼东西房30余间,大殿建造得气势磅礴、雄伟,门前有碧波荡漾的滁河,近则为荷塘,环境非常幽静,大雄宝殿内塑传说中的水下龙宫中的大王老爷,又称金龙四大王。寺常住十多位僧人。来往
全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作者: 张静霞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一、历史渊源    全椒历史悠久,西汉初年置县。相传高阳氏在椒陵建立古椒国,后为全氏居住,故名全椒,是安徽古县之一,在皖东建县最早,南临浩浩长江,北依滔滔淮河,西连庐阳府,东接石头城,山川
全文:   一、历史渊源    全椒历史悠久,西汉初年置县。相传高阳氏在椒陵建立古椒国,后为全氏居住,故名全椒,是安徽古县之一,在皖东建县最早,南临浩浩长江,北依滔滔淮河,西连庐阳府,东接石头城,山川
市级非遗——双龙舞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双龙舞》是全椒县二郎口镇传统和独有的民间舞蹈,是集舞、号子(说好)表演、伴以锣、鼓等打击乐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主要分布以二郎口镇为中心的下陶村、大孙村一带。    双龙舞又名玩龙灯,是下陶村村民自发组织表演,起源于社教时期(1964年),意在鼓励人民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战胜自然灾害的斗志;再
全文:分为八节,如“龙腾虎跃”、“里龙门”、“外龙门”、“二龙戏水”(又名丹凤朝阳)、“二龙担”、“二龙抢珠”、“单盘柱”、“双盘柱”。舞蹈造型和锣鼓伴奏刚劲、威武、强烈、优美,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象征着
[0图]全椒县图书馆
作者: 全椒县图书馆  来源:全椒县图书馆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视频 关键词: 图书馆 
描述:全椒县图书馆全貌
全文:        全椒图书馆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0年)冬,当时图书馆设立于五先生祠堂,不久迁至明伦堂左斋房,以后又迁移出奎光楼。        北伐战争后,图书馆由民众教育馆接管。民国
演春与鞭春俗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全椒古有演春、鞭春俗,明泰昌《全椒县志》载:立春前期,优人装扮舞习,谓之“演春”,游手浮浪者或假冠带,随隶卒,沿门赞扬致语,以献利市。至迎春日,士女聚观如堵,县堂举公宴,鞭土牛碎之。农人取牛土涂灶,以为不生蚁虫。    立春作为节气,见诸《礼记》。迎春仪礼,最早出现在东汉人的著述,附会天人相应和阴阳
全文:,以博口彩。队伍一般经积玉桥、袁家湾、东门、太平桥,在东郊的空地上,谓之“春场”,开始东郊迎春。搭建临时建筑,建筑物塑一土牛和春神。土牛南向,春神西向,官员、绅士、儒生依次入座。春官报告“春至”,官员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