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6图]花灯走太平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走太平”,又名“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县独有的传统民俗,东汉开始,传承迄今,盛况不衰。《汉书》载有“澄日太平”之谚,此为全椒走太平之肇始。南北朝梁宗檩《荆楚时记》对正月十六走太平桥这一习俗有
[1图]憨山德清(金刚不坏的肉身)
作者:暂无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年(1606年)八月,明廷大赦,德清再回曹溪。为修复南华寺大殿,往端州采运大木。因有僧侣诬其私用净材,讼于按察院。后-大白,德清坚决辞去曹溪主持,至广州长春庵,为众讲经。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从广州至衡阳,居灵湖万
[1图]袁家湾历史文化街区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描述:袁家湾老街是全椒尚存的明清老街道之一,在儒林文化岛上。积玉桥经仙鹤楼至红栏桥。积玉桥至仙鹤楼一段,习惯称“半边河街”,全椒人称“玉石栏杆半边街”即指此。临河之上砌以玉石栏杆,街呈半边,亦是一趣
省级非遗——全椒民歌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全椒地处皖东,江淮之间,吴楚冲衢,全椒人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又有南方人的精明,全椒的方言既有吴语又有楚音。全椒有山区、有丘陵、有圩区,人们的劳动方式与生活习俗不尽相同,因而全椒民歌在创造内容、曲调风格、传唱方式等方面各显特色。故全椒民歌既有中国民歌的普泛性,又有着浓厚的地域性,其个性特点鲜明。
全文:、曲调风格、传唱方式等方面各显特色。故全椒民歌既有中国民歌的普泛性,又有着浓厚的地域性,其个性特点鲜明。    上世纪70年代始,经过全椒文化人近40年的普查、搜集、挖掘、整理编印的《全椒民歌
冬 至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明、清邑志均云:冬至,略效元旦,相庆贺。全椒人极为看重冬至。冬至是数九天的第一天。全椒“数九歌”有:头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插柳,七九河开冻,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又称进九,是冬天的来临。全椒民谚“冬至大似年”,把冬至这一天看作和春节一样重要。冬至和春节、端午
全文:(繁体皆九画),先写成空心双勾,冬至日起,每日用红笔填一画,81天,全部填完,“九”亦结束。这样,一看即知是几九第几日。有人诗咏此事:亭前垂柳待春风,珍重亲涂一画红。九九图成春已至,消寒雅事夺天工
演春与鞭春俗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全椒古有演春、鞭春俗,明泰昌《全椒县志》载:立春前期,优人装扮舞习,谓之“演春”,游手浮浪者或假冠带,随隶卒,沿门赞扬致语,以献利市。至迎春日,士女聚观如堵,县堂举公宴,鞭土牛碎之。农人取牛土涂灶,以为不生蚁虫。    立春作为节气,见诸《礼记》。迎春仪礼,最早出现在东汉人的著述,附会天人相应和阴阳
全文:前一天的上午开始。参加者于清晨官署出发,“先诣县堂,谓之呈春。”然后到东郊迎土牛。各界人士按职业分穿朱衣玄裳,妆起故事,会聚县堂点验,又叫点春,一称“社火过堂”。    迎春的队伍出发,前面是乐队,后为
全椒佛教文化
作者: 王勇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据《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建武十七年(41),汉光武帝子、明帝异母弟刘英被封为楚王,二十八年(52)赴楚国就任。他“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65),明帝下诏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
全文:不曾停”(德清同是两位大师的名号)。 明中叶,明宣宗至明穆宗共一百多年,佛教各个宗派都衰微不振,明神宗万历时期,佛教中名僧辈出,形成了佛教在中国重新复兴的繁荣景象,憨山(德清)、云栖(即袾宏)、紫柏
省级非遗——走太平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十分丰厚,走太平正是在这片文化热土上蕴育而成的。走太平又名全椒走太平,东汉开始,传承迄今,盛况不衰,已
全文:十分丰厚,走太平正是在这片文化热土上蕴育而成的。走太平又名全椒走太平,东汉开始,传承迄今,盛况不衰,已有近两千年历史,是全椒县独有的传统民俗,     每年正月十六,从凌晨到子夜,全椒县四乡八邻数十万
全椒方言
作者: 个、本馆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全椒话是北方官话中的江淮方言(或下江官话),与标准的普通话差别不是相像中的那么多。所以我们不能像粤语那样,随意造字。但是方言词汇肯定不少,地当南北,留下了很多方言的印记。在西晋以前,属吴语区。大约从东晋始,逐渐变色,到北宋时可算是粉红色的吴语区,到南宋时已蜕变为官话区了。(一)名词     
全文::你尻我各四?   撇:说某种语言很生硬。 例:各能不要撇普通话了。   迟:用刀划开,如迟鱼。   过:动物生产,如过小狗   决:骂。   掀:我们方言特指把东西倒掉。   赞:1、特指两个较硬
全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作者: 张静霞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一、历史渊源    全椒历史悠久,西汉初年置县。相传高阳氏在椒陵山建立古椒国,后为全氏居住,故名全椒,是安徽古县之一,在皖东建县最早,南临浩浩长江,北依滔滔淮河,西连庐阳府,东接石头城,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历史上地处吴头楚尾,古为吴楚冲衢,这里既有水文化,又有山文化;既有吴语,又有楚音,是一方
全文:等,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具特色的是人文文化,汉以来,墨客骚人,雅士高僧,人文荟萃,代有英才;千古绝唱的《寄全椒山中道士》是唐朝著名诗人、滁州刺史韦应物所作,被近代人选入《唐诗三百首》,诗中的“山”即是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