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送灶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旧时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送灶”。送灶的日期有官三民四。即官家二十三送灶,民家二十四送灶。送灶神是我县民间习俗,为了干干净净过新年,在腊月二十三到除夕前,家家要掸尘。怕掸尘得罪灶王爷而新年过不安,特此送灶。所谓“腊月二十三,灶爷送西天。上界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到除夕,要“接灶”,再把灶王爷接回
全文:,人们就在为灶神饯行之际,想出种种办法来取媚他。宋朝诗人范成大有《祭灶词》云:“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
独辟蹊径 高层建瓴-评陈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
作者: 戴继诚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佛教史  思想研究  独辟蹊径  大陆学者  憨山德清  复兴  居士佛教  晚明佛教  佛教研究  佛教思想 
描述:晚明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继先秦、魏晋之后再一次思想大碰撞、百家齐争鸣的时期。经过长期的萎靡不振之后,中国佛教也在此时应运新生,掀起短暂的复兴狂澜。禅、净、律、华严、天台、唯识等宗派龙象涌现,大师频出,展示着佛教巨大的生机与活力。晚明佛教复兴是因缘际会,推陈出新的结果,其时“释教殆遍天下,琳宫梵宇,
全文:的时代特点,剖析比较了佛教与儒教(心学)、道教、天主教之间的互动与交涉,探讨梳理了佛教复兴的思想渊源与现实困境。全书视野开阔,立论允当,有较强的理论性与逻辑性,前乏“”人,成一家之言;后“需”来者,得风气之先,弥补了当前大陆学者晚...
县级非遗——安期神仙清隐洞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安期洞,位于全椒县城北十五公里谭墩乡兴云农场北,大栖山中,距离滁州醉翁亭约二十公里。洞内被碎石堵塞,不能进入,外茆庵遗址尚存,还有墙基、台阶等遗物。正如明人吴谦诗云:“岩岩石洞遗迹,窈窈深
全文:    安期洞,位于全椒县城北十五公里谭墩乡兴云农场北,大栖山中,距离滁州醉翁亭约二十公里。洞内被碎石堵塞,不能进入,外茆庵遗址尚存,还有墙基、台阶等遗物。正如明人吴谦诗云:“岩岩石洞遗迹,窈窈深
全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作者: 张静霞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一、历史渊源    全椒历史悠久,西汉初年置县。相传高阳氏在椒陵山建立椒国,后为全氏居住,故名全椒,是安徽古县之一,在皖东建县最早,南临浩浩长江,北依滔滔淮河,西连庐阳府,东接石头城,山川
全文:   一、历史渊源    全椒历史悠久,西汉初年置县。相传高阳氏在椒陵山建立椒国,后为全氏居住,故名全椒,是安徽古县之一,在皖东建县最早,南临浩浩长江,北依滔滔淮河,西连庐阳府,东接石头城,山川
演春与鞭春俗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全椒有演春、鞭春俗,明泰昌《全椒县志》载:立春前期,优人装扮舞习,谓之“演春”,游手浮浪者或假冠带,随隶卒,沿门赞扬致语,以献利市。至迎春日,士女聚观如堵,县堂举公宴,鞭土牛碎之。农人取牛土涂灶,以为不生蚁虫。    立春作为节气,见诸《礼记》。迎春仪礼,最早出现在东汉人的著述,附会天人相应和阴阳
全文:全椒有演春、鞭春俗,明泰昌《全椒县志》载:立春前期,优人装扮舞习,谓之“演春”,游手浮浪者或假冠带,随隶卒,沿门赞扬致语,以献利市。至迎春日,士女聚观如堵,县堂举公宴,鞭土牛碎之。农人取牛土涂灶
市级非遗——八朵云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圩交错,村庄密集,人口集中,水陆交通方便,集市贸易十分繁荣。丰乐城遗址、梅花垅(又称荒粮墩)、古墓群
全文:圩交错,村庄密集,人口集中,水陆交通方便,集市贸易十分繁荣。丰乐城遗址、梅花垅(又称荒粮墩)、古墓群在其境内,闻名的万亩桃林分布其中。全椒著名一代文豪吴敬梓的祖居地(西墅草堂)在镇北风景秀丽的山岗吴
二月十五走山头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传说中的神仙人物安期生的生日。全椒北乡谭墩、石沛、黄栗树、周岗等地人民,都纷纷赶到大栖山游安期洞,拜安期生,烧香还愿。游人到安期洞中,以泉水洗目,据说可不生翳。此民俗称之为“走山头”。近年每年不下数万人众,且有逐年增加之盛。    民九《全椒县志》载:“二月十五
全文:文物普查,此洞已堵塞,不能进入。茆庵遗址尚存,还有墙基、台阶等遗物。明人但谦诗云:岩岩石洞遗踪,窈窕深连一径通。桃涧有花随水去,蓬门无锁倩云封。九还问道何人识,千载栖真此地逢。便是神仙清隐处,不须骑
全椒方言
作者: 个、本馆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全椒话是北方官话中的江淮方言(或下江官话),与标准的普通话差别不是相像中的那么多。所以我们不能像粤语那样,随意造字。但是方言词汇肯定不少,地当南北,留下了很多方言的印记。在西晋以前,属吴语区。大约从东晋始,逐渐变色,到北宋时可算是粉红色的吴语区,到南宋时已蜕变为官话区了。(一)名词     
全文::好吃懒做的人   耳朵毛子:短发   猫子:指视力不太好的人。   老背子:人贩子   老颈把子:脖子   拐子:脚踝   磕击头:膝盖   水头猫子:水獭   猫虎子:鬼   炫鸡:阉了的鸡。 例:炫鸡
全椒佛教文化
作者: 王勇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据《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建武十七年(41),汉光武帝子、明帝异母弟刘英被封为楚王,二十八年(52)赴楚国就任。他“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永平八年(65),明帝下诏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
全文:、修行,由人才能成佛。近当代佛界泰斗太虚、印顺、虚云皆法承衣钵。      近代的虚云老和尚据言是祖师再来,在南华寺住持时面对祖师肉身作诗云: “德清今德清,古今相逢换了形。佛法兴衰听时节,入草入林
全椒老城
作者: 徐文涛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明嘉靖三十六 年(1557) ,倭寇入犯盱眙 、天长等地,全 椒震动。为抗御外侮,保护县治(县署),全椒知县顾逵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动员民力修建石城,城表用块石护砌,当年竣工。        该城周长1500米,城内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城墙高3.3米、宽3.3米(按规制高出民房五尺)
全文:门口、儒学巷等地。清咸丰八年(1858)太平军攻城,“迎恩楼”和敌楼均毁于兵火。同治年间,于河湾等地建置砖窑(后称老窑),焙烧城砖(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7厘米,今釜山北坡仍埋有断砖)重新垒砌砖城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