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新闻(27)
按栏目分组
全椒非遗 (15)
全椒风情 (8)
全椒特色文化 (3)
全椒老城 (1)
按年份分组
2017 (24)
2016 (3)
按来源分组
其它 (27)
相关搜索词
市级非遗传承人——周斌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文武双全的“俏马童”     ――记“五马破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周斌    “关公千里走单骑,子龙浑身都是胆,黄忠人老刀未老,张飞威名天下晓,三国英雄数马超……”如此雄浑的声音在空中响起,激起人们对歌中人物无限的敬佩与崇尚之情,仿佛听到了三国时代5匹马、5个人破了曹军的那气冲云霄的一声大吼。至于
全文:,五虎上将同破曹,忠心赤胆为报国。流芳世至今朝。”看,周斌还在生动的表演着,他和他所扮演的“马童”角色似乎“合二为一”了。他说,他也是一片忠心赤胆,他要永远地通过五马破曹的表演,让观众知道三国五虎的英雄事迹,领略五虎的英雄气概。他会在不断的精彩表演中,将它很好地传承下去。
市级非遗传承人——孙翠兰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让歌声永远飘荡在滁河两岸              ——记“全椒民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孙翠兰    她,是土生土长的的农村人;她,有着悦耳动听的歌喉;她就是全椒东部民歌第三代歌手——孙翠兰。5岁时,随叔祖母学唱,十五岁即登台演唱,在当地小有名气。50至70年代,先后多次参加界首乡、全椒县、滁县地区、
全文:,宛若山涧叮咚作响的清泉;也可以领唱、合唱,一人领,众人和,其势如万马奔腾,让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为之叹服;还可以边唱边舞,身着彩衣彩带,配乐伴奏,歌声旋律悦耳,舞姿优美,如同一只穿梭在林间的
二月十五走山头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传说中的神仙人物安期生的生日。全椒北乡谭墩、石沛、黄栗树、周岗等地人民,都纷纷赶到大栖山游安期洞,拜安期生,烧香还愿。游人到安期洞中,以泉水洗目,据说可不生翳。此民俗称之为“走山头”。近年每年不下数万人众,且有逐年增加之盛。    民九《全椒县志》载:“二月十五
全文:鹤上崆峒。    近年当地姓疏开此洞,洞内十分静谧,山泉数道,凉风习习,设有石桌、石香火台、石墩、石床等;且有三进,由洞口循蹬而下,渐小,石壁上先是泉细霏霏,后是涓涓滴滴,阴寒袭人。传有两僧,手捧一
市级非遗——酥笏牌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山青水秀龙虎斗,人杰地灵凤凰飞,在这青山绿水环抱之中,座落着一座千年古镇:大马厂。    马厂是一块宝地,她緼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金、铜、铁、大理石等地下矿藏,延绵里的大山之中曾是当年
全文:    山青水秀龙虎斗,人杰地灵凤凰飞,在这青山绿水环抱之中,座落着一座千年古镇:大马厂。    马厂是一块宝地,她緼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金、铜、铁、大理石等地下矿藏,延绵里的大山之中曾是当年
[0图]全椒中学
作者: 陈静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安徽省全椒中学坐落于有“江淮背腹”、 “吴楚冲衢”之称的安徽省全椒县,学校是安徽省创办最早的6所中学之一,同时也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和滁州市重点中学。学校始建于1902年,其前身是始建于宋代崇宁年间(1105年)的全椒学宫和明代嘉靖年间的望阳书院。1958年定名为“安徽省全椒中学”。1961年郭
全文:约为90000平方米,包括3栋教学楼、2栋行政楼、3栋实验楼、5栋宿舍楼和1栋餐厅楼、1栋图书馆以及运动场(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和人造草皮的足球场,完全符合国际比赛的场地要求)、道路、围墙、大门
全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作者: 张静霞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   一、历史渊源    全椒历史悠久,西汉初年置县。相传高阳氏在椒陵山建立古椒国,后为全氏居住,故名全椒,是安徽古县之一,在皖东建县最早,南临浩浩长江,北依滔滔淮河,西连庐阳府,东接石头城,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历史上地处吴头楚尾,古为吴楚冲衢,这里既有水文化,又有山文化;既有吴语,又有楚音,是一方
全文:遗产。    二、“非遗”成果    初步摸清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数量与分布状况。调查项目涵盖9个门类39种,民间文学(口头文学)3个,占3%;民间音乐5个,占13%;民间舞蹈10个,占26%;戏曲1
[0图]全椒儒林文化
作者: 柴发华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描述:儒林文化夯实历史文化底气。自古以来,全椒这片沃土滋养着无数个酷爱读书、热衷进学的儒林人士,他们崇文重教,礼敬文化,敢于担当历史责任,从而形成了好问学、好求师、好著述的浓郁文化氛围。其中代表人物有唐代宰相邢文伟,宋代的张洎及其子孙和吴朋五兄弟,明代的戚贤和彭梦祖,清代的吴敬梓曾祖四人及叔祖吴昺以及吴鼒、薛时雨,近现代的邱景章、杨尘因、张贻惠、张汝舟等。 查阅民国《全椒县志》选举表,据不完全统计,从唐代科举开考以来,共有70人获取进士功名,其中张洎是南唐探花及第(一甲第三名);吴敬梓曾祖吴国对是顺治年进士并且殿试探花;吴敬梓的叔祖吴昺在康熙三十年(1691)辛未科殿试取得榜眼(一甲第二名)。另外,历代县志记载取得举人、岁贡、选贡、拔贡、优贡等功名的学士不计其数,蔚为壮观。 尤其是清代的《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及其家族的成就,更是蜚声中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清朝诗人王又曾说:“国初以来重科第,鼎盛最数全椒吴。”《儒林外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其厚重的人文精神无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这种人文精神可以概括为:对真知的不懈追求,对人的生存状态的高度关注,对真与善的赞美和对假恶的鞭挞,对独立人格的肯定和礼赞。结合千年来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吴敬梓思想、《儒林外史》这部巨著所体现的内涵和精神进行不断挖掘、提炼、丰富、拓展,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儒林文化,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浓郁的文化氛围、持续的文脉传承、果敢的社会担当。
全文:在自古文风昌盛的全椒历史进程中可谓时代之翘楚。 1、唐宋时代的张洎家族,有“一门两相”之誉。张洎为南唐进士,官礼部员外郎、知制诰,后拜清辉殿大学士。宋灭南唐之后,授官太子中允。继任礼部郎中、太仆少卿

全椒县地方文献特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