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
作者:
张静霞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一、历史渊源 全椒历史悠久,西汉初年置县。相传高阳氏在椒陵山建立古椒国,后为全氏居住,故名全椒,是安徽古县之一,在皖东建县最早,南临浩浩长江,北依滔滔淮河,西连庐阳府,东接石头城,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历史上地处吴头楚尾,古为吴楚冲衢,这里既有水文化,又有山文化;既有吴语,又有楚音,是一方
-
全文:遗产。 二、“非遗”成果 初步摸清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数量与分布状况。调查项目涵盖9个门类39种,民间文学(口头文学)3个,占3%;民间音乐5个,占13%;民间舞蹈10个,占26%;戏曲1个
-
全椒老城
-
作者:
徐文涛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明嘉靖三十六 年(1557) ,倭寇入犯盱眙 、天长等地,全 椒震动。为抗御外侮,保护县治(县署),全椒知县顾逵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动员民力修建石城,城表用块石护砌,当年竣工。 该城周长1500米,城内面积仅0.16平方公里。城墙高3.3米、宽3.3米(按规制高出民房五尺)
-
全文:(1167)重新修复。淳熙二年(1175),县令张处厚迁县署于釜山(今县委机关职工宿舍、林管站一带),建屋三楹。淳熙十年(1183)至嘉泰四年(1204),历任县令均有所增建。元末,县署再次毁于兵火
-
[0图]全椒儒林文化
-
作者:
柴发华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独立人格的肯定和礼赞。结合千年来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吴敬梓思想、《儒林外史》这部巨著所体现的内涵和精神进行不断挖掘、提炼、丰富、拓展,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儒林文化,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浓郁的文化氛围、持续的文脉传承、果敢的社会担当。
-
全文:的鞭挞,对独立人格的肯定和礼赞。结合千年来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吴敬梓思想、《儒林外史》这部巨著所体现的内涵和精神进行不断挖掘、提炼、丰富、拓展,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儒林文化,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浓郁
-
“二月二龙抬头”界首庙会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界首境邻皖苏两省的滁州、南京江浦、和州、全椒四县市,是全椒著名商埠和物资吞吐之地。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旱涝不匀,年年荒歉,百姓困苦。某年,一道士云游至此,为民解忧,连念七七四十九天经语,祈祷上苍风调雨顺,因劳累过度而身亡。百姓念他为民而死,特建一庙以作纪念。庙宇竣立,适值农历二月初二。从此每年此日,四
-
全文:初二日,东乡百子楼为村民交易农器之所,赛会者不下千人。土人所制乌杆,尤为利市。于耜举趾,饶有古风。”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据说龙在春天“二月二”苏醒,故称“龙抬头”。旧时,乡村在这一天早上,要用
-
[3图]常宗会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1925年回国后执教于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等,从事蚕桑、畜牧、烟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昆明任蚕桑改进所副所长兼农场场长期间,引进美国烟草良种;抗战结束后前往澳大利亚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
-
[1图]袁家湾历史文化街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图片
-
描述:,骑马式封火墙。有糖坊、染坊、篾器行、车行、茶馆、铁匠坊、油坊、商行等。其著者有马益兴号布店、吴氏薖园(已有专文介绍)、路氏东园。东园在袁家湾邮所西,园主路氏是抗日将领王东原的妹夫。三间四进到后的天井
-
县级非遗——门歌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全椒门歌在沿滁河一带因串乡沿门乞讨得名,故为“水乡门歌”,它的形成年代无史可考,传说清代已有艺人运用它作讨饭工具,他们由一人身背小鼓,左手拎锣,右手持锣锤,边击锣,鼓,边唱民间小调“见风采柳”即兴编唱。也有两人唱门歌的,一人敲锣,一人打鼓一唱一和。门歌的曲调单纯,与“倒七戏”中的“寒腔”调进似,
-
全文:新时代需要,在原曲调基础上又吸收庐剧中的“花腔”调式和流行民歌曲调充实了门歌曲调的表现力。表演形式上有所改变与发展,由沿门乞讨到田头场边,后又转入堂馆场院,又登上了文艺舞台。
-
县级非遗——高跷镗
-
作者:
本站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高跷镗”源于十字镇韦庄村闻郢村民组村民张国发祖辈。大约自清代咸丰年间始,传承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玩镗踩高跷在旧社会主要是民间杂技社跑江湖打场子踩街谋生的行当,据第四代传人张广华介绍,其父张国发(1926年生,已故)师从其祖父、曾祖父。其曾祖父年轻时就在十字的闻郢定居。建国前后,第三代传
-
全文:,其父张国发(1926年生,已故)师从其祖父、曾祖父。其曾祖父年轻时就在十字的闻郢定居。建国前后,第三代传人张国发所带领的班社以其高超的技艺、精湛的武功闻名全椒、滁县、来安等数十个乡镇。上个世纪七
-
七夕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荆楚岁时记》云:“1">七月七日,为牵牛郎织女聚会之夜。”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织女为天女,下凡与牛郎结为夫妇,并抚养一对儿女。玉帝闻之命天神将织女从凡间捉回天廷,牛郎急忙用箩筐挑着一对儿女随之追赶。王母娘娘用发簪在天空划出一
-
全文:《荆楚岁时记》云:“1">七月七日,为牵牛郎织女聚会之夜。”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织女为天女,下凡与牛郎结为夫妇,并抚养一对
-
冬 至
-
作者:暂无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新闻
-
描述: 明、清邑志均云:冬至,略效元旦,相庆贺。全椒人极为看重冬至。冬至是数九天的第一天。全椒“数九歌”有:头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插柳,七九河开冻,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又称进九,是冬天的来临。全椒民谚“冬至大似年”,把冬至这一天看作和春节一样重要。冬至和春节、端午
-
全文:。 从冬至这一天起,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九个九,计八十一天。“一九”谓之“数九”。到了“九九”,谓之“尽九”。冬至日,全椒有制作“九九消寒图”的民俗。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1275年在广东被元军所俘